定投指數基金半年多,一直都是定投一支基金,當時作為小白,也不太懂,格局的朋友推薦了一支,隔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在螞蟻上投了一點點,小試牛刀。記得當是還懷揣著好奇的心理,定投了同額度的資金在銀行賬戶。好后期拿出來做對比,過了2個月不到,看看賬戶里增加的數字真是基金秒殺銀行幾條街,當時就覺得這東西真的挺神奇的。雖然總量也沒有多少哈哈哈!現在看來當初真是so yang so naive!
后來遇到lip師兄就正兒八經去開了證券賬戶,據說師兄推薦的費用更低,話說只有萬三。哎喲,這便宜給遇上了也不能不占哦,萬一以后發財了,不要小看一點點的交易費用,只要本金夠大,哪怕萬一,費用也不小哦。如果你有1000塊,萬一就是1毛,要是100w那萬一就是100塊,夠喝好幾瓶酸奶了都!
開戶,是第一步
開戶是開啟投資理財之路的第一步,從此開啟月定投之路。之前每個月發完工資都是先拿去消費,而且從來不會考慮買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值得,會不會經常用。自從學了投資理財,才真正明白之前趙老師說過的,吃個3塊錢的冰棍都要考慮一下。這都能買一支價值不錯的股票了都。
現在自己也妥妥變成小小的葛朗臺,雖不像趙老師那么摳門,但不該花的錢堅決不花。
當然,當初也不是太懂,也沒指望靠基金能賺多少錢,因為指數基金整體上交易靈活,當時是抱著強制儲蓄的心態在定投,一個月也沒有定額,去掉必要支出,能投多少就投多少!
巧用指數溫度玩轉基金定投
聽了lip師兄直播,用指數溫度來選擇指數基金,解決了自己的幾點疑惑:
1..前幾天在某球直播時,有位投資經理講到建議被動基金和主動基金分別都買些 ,用來對沖風險。這樣的靠譜嗎?
因為師兄之前講過主動型基金就是基金經理操作的,很多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實只是個代號而已,很大程度上跟名字本身沒有半毛錢關系。比如有個一帶一路基金,其實是西北幾個省上市公司組成的基金,跟一帶一路沒任何關系。起點好聽的名字就是為了借熱點、占先機,好割小白韭菜。當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畢竟總有那么一些基金經理良心發現,不會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與其在萬眾之中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挑選一支不知黑白的基金,還不如玩指數來的簡單靠譜一些。
2.那么如何選擇指數基金?
參考指標:選擇指數溫度最低的那個基金。
3.在實操過程中買了當月指數溫度最低的基金,如果在第二個月定投時,指數溫度是另一支基金怎么辦?
有兩種方案。一種是繼續持有原來的,當月定投換最低的。還有一種是可以把手中的賣掉切換買入最低的那個。當然相差1、2度還是不用換了,尤其是場外,切換賺的差價還不夠手續費的。
4.怎么才能像師兄那樣講起股票基金侃侃而談,而且讓白花花的銀子流進自己的口袋?
開始構建自己的投資數據體系。看師兄把excel操作的溜溜的,看完了還遠遠不夠,自己也要開始,哪怕一天掌握一個點也行。開始關注自己定投的指數基金,并計算收益率,對自己的決策進行評估。 不怕慢,也不要眼高手低。先培養起數據和投資邏輯。
試想,如果我自己在一開始沒有買入,而是想著等學會了再買,到現在我可能還是一個一問三不知的小白。
結果,用數據說話
雖然當初是朋友推薦買入,但至少邁出了第一步。當你看著半年來大約7.3%的總收益帶來的銀子流進自己的賬戶時,和只是紙上談兵來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最后再講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兩個人一起去學游泳,其中一位一進游泳館,教練介紹完基本常識,還沒等反應過來,就被教練推進水里,他在水里撲通了幾下,恐懼充滿了他的身體,他以為自己要被淹死了,連喝了好幾口水,邊喝水邊想,上輩子一定是跟教練結下了什么怨仇大恨,以至于這輩恰巧遇上,來懲罰他,教練一定是在害他?他越害怕身體就迸發出越高的能量,在水里撲通了幾下,蹭的一下就站起來了!
擦,原來水只有1.5深,你可要知道,他自己可是1.8的大個子哦!
另一外一個人,也在同一天被教練帶到游泳館,沒有推他下水,自己也不下水,而是教他研究各種游泳姿勢,什么蛙泳、仰泳、蝶泳、狗刨……
一個月過去了……
一年過去了……
五年過去了……
你想遇到哪個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