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陌生的女兒》初看書名,會以為是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之間不斷碰撞,最終彼此獲得諒解的書。看完后卻覺別有洞天,你說它是一部愛的教育的書吧,又不全然,因為情節處處扣人心弦,尤其寫到母親的心理時,隨時能有代入感,感同身受,更像一部推理小說;但要說它就是一部推理小說,又過于低估了這部書所要帶給讀者的啟發。
? ? ? 看書名,你可能還會覺得這對母女之間平素相處一定劍拔弩張,相處不愉快,彼此代溝深,無法溝通才稱之為陌生的女兒。恰恰這又是作者得高明之處,書中母女其實是在多年共同生活中建立了足夠的信任,理解,愛的一對親密家人,甚至到悲劇發生,她們都沒有爭執過,如果沒有那一場意外,也許多年后她們就是"多年母女成閨蜜"的最佳典范。可是故事轉折點到底發生了,悲劇來臨,從而彼此成為真相里熟識而又陌生的人。
? ? ? ? 母親凱特是一位律師,在一個重要會議接到女兒艾米莉亞學校的電話,說女兒作弊要做停學處理。母親在趕往學校的路上還是不相信自己平時聰明冷靜乖巧的學霸女兒會作弊,而在趕到學校后更有個驚悚的現實等著她:女兒跳樓自殺了。就在母親也開始接受這個事實的時候,凱特又接到一天信息稱:艾米莉亞沒有跳樓。
? ? ? ? 這條信息讓作為母親的凱特開始了尋找女兒死亡真相的過程。
? ? ? ? 故事像話劇一樣,分不同章節用主人公自己的口吻訴說故事的發展,從而讓我們知道凱特和艾米莉亞是一對相親相愛的母女,知道了母親過去的生活,工作,以及與對女兒的愛,也知道了女兒的朋友,背著母親加入了社團,陷入了情感糾紛,以及曾經試圖尋找母親的幫助……但一切沒來得及,悲劇就發生了,這個故事情節設置之妙在于,沒出現一個人,你都以為這個是兇手,但直到最后一頁,你才知道真相,并且已跟著其母親在找真相過程中將糾結,內疚,害怕,慚愧,憤怒,后悔等都感受了一遍……
? ? ? ? 故事很精彩,卻也很讓人唏噓,原本一個漂亮的聰明的女孩,母親內心的小閨蜜因為不應該的原因香消玉殞,讓讀者疼惜。卻也不得不反思:我們對待身邊的人,親密,相愛,在乎,理解的人,是否真的知道對方日常生活里,情感世界里,內心活動中的真實情況?也許不吧,畢竟,不然這個悲劇不會發生。也許凱特在期待重來,艾米莉亞也在期待,但重來到底不會再有機會來。
? ? ? ? 他們沒有的機會,我們還有,比如去讀這本書的機會,比如真誠而又耐心的感受一次我們身邊的愛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