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有點長可能要講十四年。
因為他們們從校服走到婚紗,長跑了十四年。
2002年09月1日:相識
2007年10月7日:相愛
2015年11月11日:求婚
2016年4月25日:登記
2016年10月1日:結婚
《圣經》里說:愛是永恒。
而大多數的我們輸給時間。
14年,意味著什么?
56個春夏秋冬?
168個月?5110天?
12萬個小時?700萬分鐘?
人生七十古來稀,14年,已然占據他們生命的1/5。
更可恨的是,剩下的生命,他們還會一起度過。
“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快。到2020年京張高鐵修成,從北京到張家口看奧運會只需50分鐘,當天就能來回。從海南到哈爾濱,七個小時的飛機,旅客還來不及感受,就已經從夏天飛進了冬天。可不管世界快成什么樣子,他們的愛情,卻始終慢慢的。”司儀如此開場。
他們的愛情,如古人騎一頭毛驢上路,歇歇停停。他們不在乎哪一天抵達目的地,但他們說得清楚哪里水草肥美,哪里風高雪厚,哪里有小橋流水,黃土高坡,他們一程一程慢慢走過。
這一場慢慢的愛情,長跑了9年。
這期間分分合合了無數次,他們說不清楚對方哪里好,可就是怎么都分不了。
“有些人,注定是對方命中的劫。”
遇到了,便只剩萬劫不復。
她是我的閨蜜,我的青梅。我們吃過同一碗飯,睡過同一張床,就差穿同一條褲子。(這主要原因在我,我肉她瘦。)
他是她的同學,她的兩小無猜。
在那個還只敢偷偷瞄女同學一眼,連和女同學說個話都要臉紅的懵懂年代,這位男同學知道了什么叫喜歡。
五年級,他開始暗戀她。
初中同班,愛情的種子萌芽。
高一,默然相愛。
后來,女孩上了大學,而他在社會大學深造。
這一段感情受到女生父母的反對,原因可想而知。
大學期間,女孩身邊出現了另外一個男生,在外人眼中,和她更為般配的男生。
可女生心思,卻始終都在他身上。也有過吵架,爭執,分手,復合,再吵,再復合。作為吃瓜群眾,看慣了他們的分分合合,只能在心里默念,如果還有下一次,你們要么徹底分,要么就結婚。
大學畢業后,女生去了南方的城市,同一個城市里還有那個大學男生。我以為,這一回,她會和這個大學同學好好發展。
畢竟一個是看得見的未來,一個則需用余生堵一個未知。
出乎意料卻又在意料之內的,她和他要結婚了!
兜兜轉轉,還是逃不脫這個人的魔掌。
學生時代的愛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別人金錢的誘惑,異地相隔的距離與家人的反對,最終還是和最初的那個人,攜手走進婚姻。我想,這大概就是愛情的力量。
一輩子只談一次戀愛,是多少幸運的事情。
小學同學是他,初中同學是他,男朋友是他,老公是他。是他,是他,一直都是他。
時間把陪伴熬成最美的情話,他們一起成長,從青蔥歲月到現在的每一段時光,他們早已習慣了彼此,對方已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有時候真想和一個十幾歲時遇見的人
跨很多個12月31日
從校服到婚紗
陪TA走完這一生
愿有人陪你走過年少輕狂
也陪你走到兩鬢斑白
許你一場相見如故,眉目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