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我最愛的女作家,深入到骨子里的愛。大學一段時間,我期望自己是她的轉世,按照時間算,也可以講的通。而事實是,我不能說是,也不能不是,靈魂轉世這事,說起來太麻煩。不過,我還是單方面的會幻想。
我之前寫過,我是在大學開始愛上讀書的,是那種上了癮的愛。
剛開始在學校書店買的不計算在內,12年初我開始在當當上買書,截止到現在買了近91本,內容很雜。
我媽一度認為我是不是著魔了,突然就轉了性。我覺得這是我把我眾多人性中的一個放大了而已,我愛我的這個人格,她更接近我想成為的那個人。
對,今天是來講三毛的,跑題了太多!她初期大多文章是在雜志上發表,后來才集結成冊。
她展現了一個敢愛敢恨女人的一生,她的文字悲情而美麗。
三毛作品摘錄
夢想,可以天花亂墜,理想,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坎坷道路。
朋友這種關系,最美在于錦上添花;最可貴,貴在雪中送炭;朋友中的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緩緩飄來,似水長流。
畢竟,先走的是比較幸福的,留下來的,也并不是強者,可是,在這徹心的苦,切膚的疼痛里,我仍是要說“為了愛的緣故,這永別的苦杯,還是讓我來喝下吧!”
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拾破爛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場是世界上最撫媚的花園。因為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的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掘出來,這……”
生命短促,沒有時間可以再浪費了,一切隨心自由才是應該努力去追求的,別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無足輕重了。我真愿意慢慢化作一個實實在在的鄉下人,化作泥土,化作大地,因為生命的層層面貌只有這個最貼近我心了。在這兒,友誼這個字都是做作而多余的,因為,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套。
我不管這件事有沒有結局,過程就是結局,讓我盡情的去,一切后果,都是成長的經歷,讓我去。
我唯一鍥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過是保守我個人的心懷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個真誠的人,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在有限的時空里,過無限廣大的日子。
戲,這么演,叫戲,那么演,也叫戲,這一場下了,那一場上來,看戲的,是自己,上臺的,也是自己。你是自由的,你有權利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路。他人喜不喜歡你走出來的路,不是你的事情,因為,畢竟,你沒有強迫任何人。
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的傷心失望;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深愛的人殘忍一點,將對他們的愛的記憶擱置。
最深最和平的快樂,就是靜觀土地與人世,慢慢品位出它的美與和諧。這份快樂,乍一看也許平淡無奇,事實上,它深遠而悠長。在我,生命的享受就在其中了。讓那永不醒覺的人自生自滅好了,如果他們抱怨,我們把耳朵塞起來。因為,他們不肯對人生對世界,對生命,有一絲一毫感激的心。我喜歡把快樂當做一種傳染病,每天將它傳染給我所接觸的社會和人群。
用獨屬于三毛的方式,告訴你——無聊的生活,我死也不要
蘇子墨愛讀書
做不了有故事的人
做一個講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