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為了證明某個論點而做用戶研究,也不要為了證明一個主張或強化一個觀點而創建一個目標。應該將過程瞄準揭示用戶真正想要什么和他們是怎樣的,而不是一個已有的觀點是否正確。
先說說這本書吧,粗略翻翻就好,有用到的隨時查閱,真心可以不用買了。
介紹了十幾種用戶研究方法及其實踐:競爭性研究,招募和訪談,焦點小組,對話,手作,卡片分類,實地訪問,日記研究,可用性測試,問卷調查,全球性研究與跨文化研究,定性數據分析,網志分析。通過這些方法和工具,我們可以了解用戶的痛點和真實需求,從而開發出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摘選了目前還用的上的分享一下,如需請自取。
用研一般分為三步:確定用戶研究的目的-->選擇用戶研究的方法--> 對研究結果的分析
進行使用性測試的步驟
定義用戶及其目標。
創建能完成這些目標的任務。
找到恰當的參與人。
觀察他們如何執行。
在使用性測試完畢后需要主要思考與總結的問題
哪些好用,哪些不好用?
用戶是否完全搞不懂這個網站,如果是,體現在哪些方面?
有一致性錯誤嗎?如果有,是什么?
他們是否做了您期待他們做的事情,如果沒有,他們的順序是什么?
他們發現了哪些有趣的東西?
那些您覺得有趣的東西沒被他們發現,反之,哪些您覺得他們會忽略他們卻發現有意思?
他們是否知道網站的用途?是否看不出它的意圖?
他們能做多少個任務,哪些為他們帶來了麻煩?
他們在什么時候看上去挫敗,迷惑,他們當時在做什么?
網站是否滿足他們的期望,如果沒有,哪些地方有讓他們失望了?
您知道他們的期望嗎?
針對競品做調查
用戶使用的其他產品。
他們使用競品的頻率如何。
對競品的忠誠度。
使用的功能特征。
問卷調查的技巧
大部分10-15個問題,不要超過20個問題。
問題盡量簡短。
每個問題都要有目的。
可以通過簡單的問題把目標人群人篩選出來。
問題不要有引導性。
如何分析問卷調查
計算:制表,呈現,可以有一些平均值、中位數和眾數的輸出。
比較:確定獨立變量,比較出簡單的關系。
估算誤差與度量誤差。
我們還需要知道人的特性可能對報告的影響:
人們什么都想要
人們會夸大其詞
人們即使對答案沒有強烈的感覺,也會選擇一個
人們總是愛猜測調查的意圖
人們會撒謊
當然除了問卷調查還可以從技術手段,從現有大數據也能分析出很多有價值有指導性的結論。
用研的另一種實踐方法,實地訪問,從觀察中學習。
優勢是可以指出實際使用的具體細節,往往也被稱作需求收集;引發更多認知和理解,因為可以將人們置于情景之中,可以幫助我們體會那些難以理解的情緒和活動;同時也能驗證佷多我們的假設。
當你離你的真正用戶比較遠的時候可以嘗試實地訪問這種方法,去特定的真實情景中感受自己產品,從而拉近你YY的假象用戶與真實用戶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