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一種表達方式
將思想與感受表達出來
孩子的思想是簡單且直接的
若孩子不聽話
家長要用具體、明確的方式讓孩子知道
而不是直接用命令方式
除此之外,當公婆溺愛孩子,家長可以使用情境教育,也就是機會教育。在生活中、游戲或與他人互動時,都是良好的學習時機。例如:在公車上有孩子因亂跑而摔跤,我們可以和孩子說:“你看,若不坐好,就容易摔倒哦!”在百貨公司中,一位媽媽很生氣地責罵打破東西的孩子,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你看,若你在這里亂跑弄壞東西,媽媽也會很生氣哦!”在餐廳吃飯時,對面有一個小朋友很乖地坐著吃東西,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媽媽好喜歡那個小朋友,好安靜地坐著吃東西,好乖!”
多帶孩子到朋友家拜訪也是另一種機會教育,借此教導孩子應有的禮貌。父母可以先與主人建立共識,當孩子有不適當的行為,讓主人對孩子表達他們家中應有的行為規范,也讓孩子了解到,自己這樣的態度與行為舉止是不受歡迎的。
輔仁淑凡心理學專家婁驥指出:教育,不只是在家中,更不單只有言詞命令。許多時候,一個情境、一個良好的示范,都比家長的叮囑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