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陪爸媽逛菜市場,我們提著雜七雜八的各色蔬菜往回走時,路過一個新建小區,隔著柵欄能看見小區里的景觀。老媽在一樓的一家小院前停住了,這戶人家有個自帶的小花園,看著不大,6、7米長,伸出來3米多寬,和小區的綠化帶用圍欄隔開。小小花園四周一圈四季青,靠右側有一篇小菜地,綠央央的一片韭菜、香菜,旁邊,竟有幾株西紅柿和南瓜秧。這個小小花園收拾地讓人賞心悅目。
爸媽兩人邊欣賞邊議論,指著院中說,前幾天那韭菜還沒有出芽呢,長得可真快啊。回家路上,爸媽和我說起了當年在老家大院的趣事。十幾年前,老家屋門前開出了一大片空地,老爸養花,老媽種菜,開始還分工明確,后來,老媽愛上了老爸園中燦黃的菊花,老爸整日琢磨著老媽絲瓜什么時候摘最好吃。他們開始混搭種植,我放假回家也最喜歡坐在檐下看滿園的郁郁蔥蔥。
02
幾天后,我的腦海里還一直縈繞著爸媽的菜園,看著他們日漸衰老的模樣,忽然有了個想法。爸媽都是六十多歲,已漸漸顯出老態。雖然身體大體還算硬朗,也有些老病癥和小問題:老媽的膝關節,老爸的腸胃,都需要好好休養。算起來,他們跟隨我們兄妹在城里已經住了十幾年,照顧孩子料理家務。我的老家鄉村距離城區不過1小時的車程,老家有小院,也有幾年前剛剛建起來的兩層小樓,院里可以種菜養花,附近有市里開發的公園可以閑逛,各種生活條件很便利。若老爸老媽愿意回鄉養老,豈不美哉?
回鄉養老的可行性被我提上議程。我要先表達我的支持理由,首先說明他們有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權利,我們無條件支持,希望老人能更安心、舒心。我的想法一股腦全盤說給父母聽,他們有些心動,決定回鄉考察。
說回鄉考察,其實老爸平時也會隔一兩個月回去看看,清理院中雜草,擦拭家中灰塵,看看屋頂有沒有漏水,再到街坊四鄰嘮嘮家常,但一般都不會久住,早去晚歸。這次,老爸老媽決定在老家住上一周感受感受。
三天后,他們卻提前回來了。
說現在的鄉村不能和以前的鄉村比了,老爸抱怨說,村里老年人平日都麻將場上消磨時間,回去三天已經就打了兩場,老媽一打就是四五個小時,真是受不了。早上想去新開的公園遛彎吧,路封了,不讓進; 中午睡個午覺吧,附近都是蓋房子的,對門宅基地上都被房子遮滿了,整院的房子,屋外氣派屋里黑,還要在門口加蓋頂樓; 村道修好了,排水設施卻沒有到位,污水無處可排; 村里有深井也有凈化設施卻沒人使用,家家自備小口井,水質無法保證.......
03
經過一番實踐,我的完美想法徹底泡湯,父母也對老家鄉村的現狀徹底失望。發展中的鄉村,很難找到真正的安靜舒心。尤其是我老家所在的村,新搬遷的縣城新區近在咫尺,出了村路就是縣里新修的八車道公路,連接著新區和老城。附近村里的鄉親們自己也不知道村里的房子和土地會不會被征用,所有人都在加蓋新房以求拆遷時有所保障,相反,各項硬件配套卻無限期擱置,因為人們都不知變化會何時發生。于是,鄉村不可避免地變成了白天永遠嘈雜的工地。
老爸老媽的回鄉計劃短時間看來是不可能了,希望未來有一天,真正的鄉村能重新恢復寧靜,那時,我就能陪著爸媽圓他們的田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