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蘭性子像王大娘子,脾氣一點就著,在娘家的時候,盛家老太太就十分擔心,怕她將來嫁人吃虧。
所以在盛纮罰她,磨性子的時候,并沒有過多的干預,而是任由事情發展,給她點教訓。
目的就是為了在家里磨圓了性子,將來嫁人少吃虧。
可惜如蘭的性子在嫁人之前并沒有完全磨好,因為有些性格一旦養成,很難改變。
但是嫁給文炎敬以后,如蘭卻夫妻關系和諧,基本不吵架,過得很幸福。
這是為什么呢?
有人說,是因為文炎敬愛她,情人眼里出西施,缺點全變成優點了。
也有人說,是因為如蘭娘家有實力,文炎敬需要仰仗。
當然這些都有關系,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最關鍵的還是如蘭的智慧。
首先,她從心理上接受了身份的轉變,知道自己從嫡女變成了兒媳婦。
在盛府的時候,她是尊貴的嫡女,有母親撐腰,她行事的確囂張跋扈,不僅總使喚妹妹明蘭,還老跟姐姐墨蘭吵架。
平時的時候,總是強制明蘭幫她繡荷包、做烤肉。
看不慣墨蘭在孔嬤嬤課堂上總是裝模作樣,搶占時間,就直接嘲笑,兩個人動手打起來。
但是嫁人以后,她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別人的兒媳婦,所以,行事方面,收斂了很多。
每日的晨昏定省,請安磕頭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對婆婆的刁難雖然心有不滿,還是學會了忍耐,盡好了兒媳婦該盡的本分。
婆婆讓站規矩,也該站就站。
因為她接受了自己成為兒媳婦這件事,沒有再按自己在娘家的待遇來要求。
這樣即使心里再難受,也是可以忍的。
而她的表姐康元兒,就沒有她這樣的覺悟。
康姨媽趁著大娘子猶豫不決的空隙,搶了如蘭的婚事,把自己的女兒康元兒嫁進王家。
康元兒嫁給了自己的表哥,舅媽成了婆婆。
她卻沒有完成身份上的轉變,還按自己之前的樣子行事,這就引起了婆家的不滿。
因為之前的外祖家,現在就變成了婆家。
人還是那些人,但是身份發生了轉變,如果還把自己當成外甥女,自然會不受待見。
因為你是外甥女的時候,囂張活潑些好,但是一旦成為兒媳婦,那還是需要你乖巧順從的好。
康元兒就是吃虧在沒有意識到,需要身份的轉變,來適應新的生活。
而如蘭在這點上,做得很好。
我們這一生都會有很多身份,隨著身份的轉換,我們需要相應的改變來適應,才會越來越好。
其次,深愛丈夫,知道他最在意的是什么,不讓他為難。
如蘭深愛著文炎敬,還沒嫁給他的時候,就跟明蘭說,一看見他心里就高興就敞亮。
足以見得,如蘭深陷愛渦了。
她了解文炎敬,知道文父早逝,是母親一個人把他帶大的。
因此,她知道文炎敬對母親的孝順必定比一般人家還要加倍,也知道婆婆的強勢也是必然的,畢竟寡母不強勢怎么一個人帶大孩子呢?
所以,她為了丈夫不夾在中間為難,自動收斂起自己的大小姐脾氣,盡量壓制自己的暴躁。
被婆婆罰站規矩了,也不當場發作,最多跑回娘家跟母親王大娘子抱怨幾句。
然后,由母親出頭,替她去婆家吵幾句。
這樣一來,既替自己出了氣不讓婆婆得寸進尺,又能讓丈夫看到自己的確被欺負了。
婆婆再厲害,也是希望兒子好的,不過是想要在兒媳婦這擺擺婆婆的款兒。
一旦讓她知道做得過分了,就會影響到兒子的前途,她就在權衡利弊下消停了。
畢竟,她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大,就是為了他有個好前途,不能為了自己一時痛快,就毀了兒子的路。
所以,明智的婆婆,都會拿捏一個度,既擺了婆婆的款,又不會破壞兒子的婚姻。
只要有這個度在,如蘭就不會被欺負得厲害。
文炎敬是在盛府學習過的,所以對王大娘子的為人也是有所耳聞,既然岳母都找到家里來了,那么肯定是自己母親做得過分了。
只要文炎敬心里知道母親的行為,心自然就偏向如蘭了。
被婆婆刁難如蘭表面接受,其實是為了攏住丈夫的心,能做到這點,說明如蘭長大了。
最后,懂得示弱和思考了。
如蘭是有點強勢在身上的,只要不服的事情,哪怕是親爹也不慣著。
當墨蘭冤枉她,盛纮向著墨蘭的時候,她該頂嘴就頂嘴,惹惱了盛纮被打了也不認錯。
就是這樣強硬的一個如蘭,卻在嫁人后,懂得示弱也懂得理性思考了。
當她懷孕的時候,婆婆要把自小伺候文炎敬的丫鬟收為通房。
這看起來順理成章,卻讓如蘭頃刻驚醒。
這樣的丫鬟自小服侍,雖沒有愛情,卻是自小的情分,重點是她無法控制。
她沒有大哭大鬧,而是非常冷靜,使用了示弱這一招。
因為她在母親大娘子的身上學到了:強大的娘家雖然可以震懾任何人,婆婆甚至妯娌,卻唯獨不能用來逼迫丈夫。
她也從林小娘身上學到:示弱、談感情,才能攏住丈夫的心。
于是,她大著肚子去雨中哭泣,既發自內心又是無奈之舉。
這時候一個深愛丈夫、茫然不知所措的小女子深深映入了丈夫的眼里,然后是心里。
丈夫怎么不能深受感動,而加倍愛她呢?
與其強行阻攔,還不如退一步示弱,跟丈夫談談感情,讓丈夫的心在自己身上。
如蘭也沒有不管丈夫,而是從陪嫁里給丈夫選了幾個通房。這樣既能顯示自己大度,又能在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在外人看來她很賢惠不善妒。
既深愛丈夫,又寧愿自己傷心,給丈夫選通房,讓如蘭更得文炎敬的心。
結果文炎敬親自打發了那個丫鬟,連如蘭在陪嫁里給他選得通房,他也沒有碰一個。
經過這樣一折騰,如蘭婆婆不但沒有離間夫妻,反而讓他們更加如膠似漆了。
以上三點,就是如蘭的智慧。
不禁讓我們感慨一個天真的小女孩,還是被生活磨去了棱角,成為一個能盤算的內宅婦人了。
可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有得必有失。
只要日子越過越好,又何必計較呢?
大家好,我是@琪琪媽有話說(琪琪媽的成長經),關注我,持續為你分享精彩內容!一起快樂追劇,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