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和那個男的分手了。
啊?談了這么久,怎么回事?上次見不是還好好的嗎?
分了輕松,他說了,分手還是愛我的。可是又說,即使以后結了婚也會在有外遇的,像他爸爸一樣。
天,這是什么病?明顯很不正常啊!
——年輕的朋友小f和我訴說著。
過年的時候,一起吃飯,小f還提到,雙方父母都給了壓力,但是悄悄地仍然在談。
男方我見過,一個大眼睛,話不多,挺可愛的小伙子。算個官二代,可是人家脾氣好,沒架子,問題還在努力自己創業,不依賴家長,我還真期待早日喝他們喜酒來著。
原來相處之下,有這么多問題。這是局外人沒有想到的。
2
聊天得知,男孩子和她在一起,不允許聽她說任何不開心的事,不可以吐槽任何不滿意的地方,理由就是:和我在一起就要開心啊!不開心說它做什么?
聽起來好像還有點道理,可是,怎么覺得哪里有點怪呢?兩個人在一起,不就是聊聊天,嘮嘮嗑,分享愉快,分擔煩惱嗎?姑娘有一點不開心的,都要自己消化,在你面前,有委屈也要演戲似的強顏歡笑,這叫怎么回事?
對于一些人身上發生的問題,我總習慣,也喜歡往他的家庭、所處環境上去找因果關系。從原生家庭給一個人童年帶來的陰影上分析,就大致明白了他形成這種性格的原因:
他的媽媽性格怪異,在家里頗為強勢,會發脾氣,沒有兒女心,不會做飯,很少表揚他。所以他從小冷暖自知,性格有時也冷漠,對方強大時,盡量壓抑自己,所謂的乖巧下面,隱藏了自己的很多想法。
家庭氣氛不和諧,讓爸爸的外遇好像順理成章。他很早就知道了,只是媽媽好像是不知道而已。因為內心有著對媽媽的不滿,這個既保持了家庭的團結,待他還算和氣,在外面又頗為風光的官爸爸,就成他心里的一面旗幟。
長期父母關系不和諧,讓他對于婚姻、家庭沒有信心,沒有在美滿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對于自己能處理好兩性關系,其實是很沒有自信的。內心不太抗拒爸爸,于是接納他的同時,就把婚外情的事情一并翻版過來了,并認可成自己以后的標準模式。
3
想想挺可怕,以前會覺得,談戀愛結婚前有必要打聽對方父母情況,一般單親的家庭,關系可能會比較難處。現在看看,其實也未必。
從所教班級情況分析:
接觸過好幾個單親家庭孩子,有的父母離異,跟媽媽;有的爸爸去世,跟媽媽。可是,媽媽的性格開朗,見人笑瞇瞇的,很好溝通,孩子成績也都是中等偏上,性格上沒有明顯不合適的地方。
一個孩子,總是讓我想到“藍精靈”里面的“厭厭”,滿臉寫著各種討厭:討厭上課,討厭寫作業,討厭老師說他,討厭媽媽管他學習……后來了解到,他最不開心的時候,家里爸爸媽媽關系也是最糟糕的時候:媽媽發燒不能做早飯,送他上學,他和爸爸說,爸爸就埋怨:她燒死算了。而說這話的時候,媽媽就躺在旁邊。
還有有一個孩子,開始父母離婚前一直非常陰郁,在班級里沒有朋友,任憑你怎么笑瞇瞇的和她說話,她都是冷冷的,像看階級敵人似的看著你。后來家人離婚,她倒是一天天慢慢開朗了。因為,之前家里不是冷戰,就是吵架,基本家無寧日。后來搬出來,生活是難了一些,可是精神上愉快多了。
4
真不是鼓勵大家都去離婚。生活中難免有不如意,過日子總會有摩擦、抬杠,吵架也在所難免。多些包容,磨合過后,也許都會形成自己的能調控的相處模式。只是,有的家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還僅僅因為孩子,因為面子,因為其他的因素將就的裹在一起,就可以再做打算了。
能夠像王菲、李亞鵬那樣,一起給孩子慶生,彼此不說對方壞話,這樣對于孩子的傷害,應該可以降到最小。
相比,沒有離婚,確完全說不到一起,每天相處不是氣氛在冰點,就是互功指數無窮大的,對孩子成長反而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如果想好好過,請努力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不論今后的路怎么走,不斷完善,修正,做一個更好的自己總是沒錯的。
如果實在不能協調,還是盡量好好溝通,解決好孩子的問題,因為,將就著不離婚,未必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