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彩虹橋
今晚已經是第二次聽寫作微課了,兩個小時的微課聽的還挺意猶未盡的。
記得第一次聽課是花樣年華老師講的關于紀實采訪類稿件類的寫作,說實話,像我這樣的寫作菜鳥根本達不到那樣的程度。
而這次聽陳世冰老師的課,我感覺對于像我這種剛剛開始寫作的初級者還是很有用的。
陳老師講了挺多干貨,比如說如何選材,比如說什么樣的稿件發不了……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從寫作到發稿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也節省很多時間,但最本質的東西我們也該抓住。
什么事最本質的東西,我想,的確是閱讀和思考。
寫作是一個閱讀的過程。一個人如果不停的寫而不看書的話,總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而且那樣寫出來的東西也少了一點味道。而一邊寫作一邊閱讀,就能持續保持有東西可寫,寫出的東西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有輸入才會有輸出。像陳老師是寫純文學出身的,他的語言功底和文學素養就占了很大的優勢,而我們這些沒有寫作經驗的菜鳥,如果不靠閱讀來獲得點知識,純粹瞎寫是很難長期寫下去的。
很多人都出現或沒有靈感或寫不出來的時候,如果這時候還逼著自己去寫的話,往往會適得其反。正如陳老師說,沒有靈感就不寫啊,又沒有人拿槍逼著你寫,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停下筆來看看書也是不錯的啊。想著自己已經好久沒有靜下心來完整的看完一本書了。
寫作,同時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寫作的立意要新、反映的主題要有現實意義,要是寫東西沒有自己的思考,一味的人云亦云,那寫的稿子真的是被編輯扔的要多遠有多遠。
思考,其實是學會如何從細節上找亮點,別人都寫,那我們就要寫的比別人有新意,而新意就需要我們絞盡腦汁去思考,去挖。
就像陳老師所說的,寫作是一場修行,我們要學會去享受寫作,享受閱讀的快樂,體驗思考的過程,自然能水到渠成的收獲發稿的碩果。
保持樂觀的心態,來一場寫作的修行吧,它或許漫長,但一定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