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瘋子最大的區別在于,我沒瘋。
這句話出自于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之口,提起她人們第一反應會想到液化時鐘,“大長腿”的長頸鹿和大象,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那么怪誕令人稱奇。
不過他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資深吃貨。達利出生在西班牙以美食著稱的加泰羅尼亞省,他對于食物的迷戀比繪畫更早!他在自傳中寫下的第一句話是“我6歲想當廚娘”。
所以達利之前就出版了一本食譜叫《Le Dinners De Gala》,里面記錄了他對食物的瘋狂想法。人們都說餐酒不分家,達利對于葡萄酒也非常癡迷。在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中,達利杯酒下肚說我看到了一頭犀牛,他心中很多怪誕的靈感來源于此也說不定。
所以他也出了一本關于葡萄酒的書《The Wines Of Gala》。同樣以她的妻子,她的靈感繆斯加拉為名。一個比達利年長十歲卻又十分傲嬌的俄國女人。
達利曾經對加拉說,“我愛你勝過父母,金錢和畢加索。加拉,我之所以畫畫是為了你,這些畫同時也是用你的血畫成的。”
很想幫達利補充一句:“在《Wines of Gala》中我畫酒,這些畫同時也是由你的血肉釀成的。”
達利把他對葡萄酒的理解,用他自己獨有的“達利式”藝術方式灌注到了這本書中。用大師的眼光來看待葡萄酒,自然不會中規中矩。于是,在這本書里加拉幻化成了無數的葡萄珠串,這是釀酒的源泉。
這本書有羅斯柴爾德男爵作的序詩。包含了140多張繪畫,既有達利本人的原創,也有對他人畫作的改編。從目錄看,除了常見的一些名莊之外,葡萄酒變成了一種感知的描述。葡萄酒的喜悅;葡萄酒的黎明;葡萄酒的輕浮甚至是慷慨。
不同于一般葡萄酒書籍的嚴謹與學術,這本書會以非常詩意的語句來形容來形容對葡萄酒的描述。當香檳在微笑,全世界都在調皮的眨著眼睛。
香檳誕生于神秘的土壤。
偉大的葡萄酒是貧窮的產物,由需求而創造。
當他們戰斗時,當他們保衛自己的生命時。
他們迸發出了更高的想象力,更奢華的榮耀。
在達利眼中,或許釀酒師的工作就像一位鋼琴家,譜寫出葡萄酒的魅力海洋……
他還曾為1958年份的列級名莊木桐創作過酒標。木桐酒莊位于梅多克,這里幾乎囊括了波爾多最好的佳釀。書中這樣描述這片神圣的產區:傳承的酒莊主人提升這里的品質,他們幾乎破譯了土地上所有的秘密,并知道為了釀造出偉大的佳釀,必須在瓶子里放一顆花火。哪里有火,哪里就有生命的種子。
沒想到達利也是個資深貓奴,比如,也許“葡萄酒之神”是一只貓,人類都在渴求它的恩賜?這張圖讓我不得不想起了電影《香水》中的劇照。
也許神之水滴都能喚起人類最原始的欲望——情欲
并且書中還有許多葡萄酒有關宗教的闡述,比如對“最后的晚餐”經典場景的重構。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說"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
一款好的葡萄酒也像是葡萄的血液,像是一種語言描述著對自身的表達。
在這本荒誕酒評中,加州,波特,馬德拉,露喜龍,南非榮膺Wines of Generosity(豐饒之酒)的美名;而博若萊、埃米塔日和班道爾則屬于Wines of Purple(紫色之酒)。
從Wines of Generosity幾個字母在書中的印刷形式不難看出所有字母皆帶著濃郁滯重的拖尾,仿佛酒滴掛在那里搖搖欲墜,給人一種大腹便便的重量感,如果難以理解重量感是什么,看下一張圖:
在達利的書中還表達了葡萄酒和藝術的共性,一款酒就像一副畫,一種音樂能帶給人細膩的感知,讓你感受到它的香氣,知道他的冷暖。
所以再來欣賞一下他的畫吧。
▲
從破碎女人面部流淌的貴腐甜酒
▲
酒中的水果香氣被包裹在皮囊里
▲
像是尋寶圖一般的法國葡萄酒地圖
不過書里,最多的還是這種我看也看不懂的畫作。
就像是很多人說我喝不懂這款葡萄酒。其實品酒和藝術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何必非要搞懂它,不如單純的感受它帶給你的喜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