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

? ? ? ? ? ? ? ? ? ? ? ? ? ? ? By : 路漫

題記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 ? ? ? ? ?—— 季羨林

圖片發自簡書App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記得是兒時在外婆家時,有一年中秋佳節,外公教我的詩,那時還小,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只是看著外公,然后搖著腦袋,晃晃圓嘟嘟的身子,踉踉蹌蹌地轉著圈圈,奶聲奶氣一遍遍的重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外公也便樂不可支。怕是,那時才產生了對月亮的第一印象,之后再每每提起時,也總是浮現它圓滿之時的樣子,那樣明亮,清光四溢。


總記得小時候在外婆家的日子,那時每每吃完晚飯,我們祖孫三人就躺在碩大的土炕上,望著窗外的那輪清月,柔和俊美的光束傾灑在院中,我和弟弟依偎在外公的懷里,一人一只小手,撫摸著他圓鼓鼓撐起的大肚皮,有時還會因為誰摸的“地盤”大而奮起爭執反抗,但也終是在外公誘人的各種神話故事下,乖乖安靜下來,那一遍遍講起的古老的神話,那一次次訴說的愛情故事,我總在想,傾國傾城的嫦娥仙子和玉兔在那寂靜冰冷的廣寒宮中,會不會后悔,后悔當年自己拋棄愛人,獨自成仙;而那掌管姻緣大事的月老在牽著那一根根相互交錯的人間情愛時,會不會也有錯點鴛鴦的時候。

這些我不得而知,但那一輪明月寄托了我無限的遐想與回憶。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后來,我到了上學的年齡,父親母親工作穩定后,我便很少再有這樣的時光,每年中秋,便也因為路途遙遠和家庭習俗,很少回外公家度過。終是過了纏著外公聽故事的年齡。

再一次對月亮萌起新的感受,是在爺爺家過的中秋,爺爺家的中秋節頗有儀式感,每年中秋,如過年般熱鬧,爺爺的兒子們,孫子悉數趕回家里來,置辦好中秋節的禮食,那時的月餅還沒有果醬,是傳統的五仁,再有就是獨具家鄉特質的無餡混糖月餅,都是爺爺專門找人制作的,多少的油,配多少的面和糖,選什么字樣的月餅模具,爺爺心里都有一個譜,然后裝的滿滿的兩大紙箱。待節后,分發給各家兒子。

等到中秋那一晚,爺爺會放置一個漆紅的大桌子放在院落里,上面擺滿了“貢應”的食物,這些食物由爺爺親自操持或者他的長子我的大伯置弄,各式的水果拼放在一起,其中,最誘人的怕是那個如盤子一樣大的月餅,上面還印著月神的樣子,整個過程莊重而又嚴肅。儀式過后,家人開始分食“貢品”,這里到是有個小小的插語,家中有個規矩,就是出了閣的女兒和孫女是不能吃“貢品”的,當時我還小,又是胃口最好的,自然是吃的好不自在。

那時的月亮,在我心里,已然沒有當年的溫婉迷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敬而遠之的儀式。我敬畏它。
圖片發自簡書App

直到現在,我怕是才又對它顯現出一種新的情思。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遠方求學的游子,方至這時,我才感知,為何從古到今的仁人志士都以月寄托自己對家的思念。上大學后,離家四年,再未享受過爺爺家的儀式感,也不能一如以前憑著歲小而無忌憚的吃食“貢品”,這時,才覺得,那小心擺放的食物,那儀式后大家彼此分食的場景,到是讓人思味良久,頓時也有幸福感漫香四溢。

這時,每年中秋,到是自己為自己添加了不少新的儀式。母親總會在中秋前夕,買好各種月餅,只去固定的那幾家,她要親自嘗好,口感要夠酥,味道要香濃,這是要給她遠方女兒的中秋月餅,她不曾松懈過,她甚至不辭勞苦會跑好幾家店面,依然是傳統的月餅,五仁,混糖,偶爾放置一兩塊新式月餅嘗嘗鮮,然后郵滿一個紙箱,順帶著水果混著各類吃食。方至這時,她才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個紙箱子終于滿了,或者她希望這個箱子再大些,還能夠放些什么進去。

我約著同在異鄉的友人,提前一天跑到她的住處,彼此漫談閑聊著,想想第二天去哪里吃,去哪里度過這異鄉的中秋,彼此在這相距家鄉495公里的地方,支撐著彼此,也安慰著彼此。

一型圓圓的月餅,一頓味覺盛宴的飯,一杯淺淺的茶,彼之念之,寄托一舉悠長纏綿的鄉愁。待下一次中秋,我仍不知自己會在何方漂浮,我不知我是否已然尋得一方理想去靠岸,但愿下一次中秋,我能與母親一同置辦中秋“禮食”。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 —— ? ? END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我的故鄉,有條河叫香鋪河。傳說:在那八月桂花飄香的季節里,人們為了采集桂花,就搖動著桂花樹,讓桂花紛紛飄落,有的...
    新月如水閱讀 1,621評論 7 10
  • 那年離家,年方二八;如今歸家,鬢生白發;物是人非,月依如故。 中秋節了吧,日歷上清清楚楚地顯示出日期,朋友圈和短信...
    凡千瞳閱讀 665評論 6 5
  • ............蘭州傳統月餅 明代詩人王祎詩云: “洮云隴草都行盡, 路到蘭州是極邊。 誰信西...
    想飛的菡寶閱讀 364評論 0 3
  • 文/筆跡 每到中秋節,商場,超市都提前擺出各式月餅售賣。琳瑯滿目,花樣出奇的月餅卻沒有勾起胃口,除了因為價格更多的...
    筆跡故事閱讀 549評論 0 0
  • 不算高的山, 不算深的川, 我的家就在那山川的中間。 清泉珍珠冒, 小溪流潺潺, 家的味道就是那裊裊的炊煙。 ……...
    周萬亮閱讀 1,426評論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