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放開二胎政策時,我哀嘆道,同樣是女人,同樣九個月,人家就能孕育一個生命,我呢,日復一日毫無成就,比懷才不遇更讓人不爽,畢竟生孩子這件事的可控性還是相對較大的吧。
話說生二胎這個事,幾乎在頭胎前都已納入生涯規劃了,最起碼是懷上頭胎起逢人問津的話題——還要二胎不?
都說如果你有錢、有時間、有人手,甚至你有一個穩定且不可撼動的職場坐標,那就大膽踏實去生吧。我的膽怯,還源于“害怕”。生兒子時,無論聽過多少過來人的傳道、看過多少紅寶書,分娩之痛還是經歷了才能切身體會到的。那段時間,睡覺都會夢到分娩,那么真實、那么恐懼,發誓這輩子打死不再生了。
一個人一定要看透趨勢,否則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就這樣理性分析后感性地決定了要二胎,哪怕再來一個兒子,也愿賭一次。其實,人生怎能是場賭局,所有的選擇都來自于心動。唯一糾結過一陣子的是,是否我會一碗水端平。二胎,能生,不等于會養。
懷上二寶,我就開始幫助兒子做預習,預備做哥哥。我們一起看繪本《小凱的家不一樣了》、《你們都是我的最愛》,以至于大寶一直滿心期待要迎接一個妹妹。我不會跟孩子開玩笑,“有小弟弟小妹妹了,TA分你的好吃的、好玩的,你愿意嗎?”也不會去威懾孩子,“你再不聽話,媽媽就喜歡弟弟妹妹,不喜歡你了。”這些,我也不允許別人對孩子講,除非我不知道。
還好,哥哥角色很好地建立起來了。兒子知道即將到來的這個重要的家庭成員會去愛他,愛爸爸媽媽,這個TA會陪伴他一直成長,陪伴的時間甚至遠遠超過爸爸媽媽,同時TA也需要我們的愛。
兒子4歲,我迎來了第二個兒子,多了一個人保護我,也是極好的。今年二寶到了入園分離焦慮的3歲,大寶7歲一年級了。
大寶,這個哥哥,他知道分享給弟弟他愿意分享的東西,當然弟弟有需要時他也會盡量配合;他知道暫時的,爸爸媽媽會陪伴弟弟多些;他知道過去的那些年,他小時候同樣也得到過爸爸媽媽這樣的陪伴;他知道弟弟現在享用的,也是他成長中無可或缺的,無需攀比、不甘。
我不會跟大寶說,你大,你應該懂事,你要讓著弟弟。我的原則是“均衡”,不是“平均”。
不因任何事情,給二寶特權,那樣他會被養成為一個自大、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因任何事情,給大寶不公,那樣他會被養成為一個缺失安全感、自卑、敏感脆弱的人。這樣,他們終究會走向孤獨,背離了我把他們帶到世界的初衷。
前幾天學校新年晚會,兩個兒子都有節目。大寶唱歌,二寶詩朗誦。這天我們一起看演出錄像,兩個兒子不謀而合地追問我一個問題“媽媽,你是不是更喜歡他?”
我著實哭笑不得。說心里話,我曾經真的以為自己會有所偏愛呢。但是,我沒有。大寶更像我,性格外傾、感性、善表達。二寶更像爸爸,性格內傾、理性、善思考。
“寶貝們,媽媽先給你們講個故事,再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讓大寶去拿繪本《小藍和小黃》,
兩個兒子像往常一樣一左一右地在我的臂彎下聽著故事。
“大寶,你就像黃色,聰明,快樂。”大寶驕傲地對著弟弟說:“媽媽說我聰明!”
“小寶,你就像藍色,冷靜、自信。”小寶開心地對哥哥說:“媽媽說我自信!”
“媽媽,我的黃色和弟弟的藍色在一起,就是綠色了。”
“媽媽,那你是不是也喜歡綠色?”
“寶貝們,人都有不同的色彩,你們的顏色都是爸爸媽媽喜歡的、需要的,綠色媽媽也很喜歡,綠色代表和平與幸福。有了你們,我們的家才會更加色彩斑斕、幸福快樂,咱們的家少了誰都是不完整的。寶貝們,隨著你們一點點長大,你們會長成為你們各自的樣子,一定是不同的,但爸爸媽媽對你們的愛是一樣的。。。”
孩子們開心極了,大呼著“弟弟,我喜歡黃色!”“哥哥,我喜歡藍色!”
“我也喜歡你的顏色!”就這樣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