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保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他說的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知道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其實最早是從陳奕迅的《紅玫瑰》里知道的的。他的這首歌很有名,很受文藝青年的喜歡。歌里透著一種對男女情愛的徹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就是這么一句話,牽動著多少人的心。
開始聽到這首歌時,我其實還不懂什么是情愛,只覺得里面有種莫名的悲傷,也會不時高唱“得不到的……”,后來室友問我知不知道這首歌的來歷,我顯然是不知的,于是,我第一次從她口里聽到了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而自那時起,我才開始認識張愛玲――一個被文學界稱為曠世才女的女人。
終于,我還是看到了《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是振保。圍繞他寫了他的幾段愛情故事,及他的女人們。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女人――一個是熱烈的紅玫瑰,他的情人;一個是貞潔的白玫瑰,他的妻子。
他的情人叫王嬌蕊,是他朋友的妻子,他寄宿在這個朋友家里,在他朋友到新加坡出差后,他和她獨處了,他漸漸地迷上了她。她很美麗,很性感,總能像小貓一樣抓撓著他的心,讓他不由自主的看她在做什么,想她在做什么。她也擅長調情,讓振保這個曾經被稱為“柳下惠”的人,淪陷在情愛里。所以他們恣意的偷情,貪戀著彼此之間的愛意。然而這一切卻被一件事打破了――王嬌蕊把這件事和丈夫坦白了。她愛振保,想和她永遠在一起。然而振保卻不能娶她。她是個聲名在外的女人,放浪出名了。又是他朋友的妻子。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他都不能娶她。所以,他們分開了。她還是很驕傲的離婚了,表示她愛過,然而振保從他們的愛情里逃脫了。
然后他遇上了他的白玫瑰――孟煙鸝。她是男人們好妻子的典范,無論怎么看都透著高貴、圣潔,和那些讀書時談情說愛的女學生不同,她很規矩。振保第一眼看到她,就認定就是他了。于是等到她畢業,他們很自然的訂婚,結婚。她對于丈夫言聽計從,任何事都以他為主。然而孟煙鸝唯有一點不好――她對于“最好的戶內運動”不是很熱衷。這讓振保漸漸對她失去了興趣。然而她還是好妻子的典范,就像養在溫室里的水仙,嬌弱無比。她太軟弱,以至于管不了家里的仆人,婆婆也嫌棄她。振保從來不帶她出去,因為她開口閉口就是振保如何如何,感覺全世界都對不起振保,讓他的朋友很不喜歡。當然,這也讓振保很沒面子,所以他從不帶他出去。大家都覺得她是好妻子,卻對她敬而遠之。所以他們相敬如賓。
他起初以為他對于他們的愛其實是同等的,白的永遠是白月光,紅的永遠是朱砂痣。然而他后來遇到的事,顛覆了他的想法。
他那圣潔無比的妻子,竟然和一個丑陋低賤無比的裁縫偷情。竟被她撞了個正著。而他也遇到了那位紅玫瑰,她已經嫁人了,成了別人的好妻子。他漸漸明目張膽的刺激他的妻子,故意在外面鬼混,而他的妻子也不停的給他辯解。他撒氣似的將女人帶到家門口,讓她無力再辯解。他們之間各自相安的關系顯得有些爭鋒相對,無聲的。后來成了有聲的。最后爆發。戰爭爆發的第二天,他又變回了一個好人。
這兩個愛人,就像是愛情的靈魂和軀殼。振保喜歡熱烈的,牽扯不清的紅玫瑰,因為她很熱情,讓他沉溺,但是她不能娶她,因為她的軀殼讓他覺得無法面對社會,給不了他面子。而他也喜歡高貴貞潔的白玫瑰,她是所有男人眼中的好妻子,但是她其實很冷清,很無趣,也不能給他性,給不了他里子。所以他恣意和紅玫瑰偷情,卻不娶她;他娶了白玫瑰,卻四處勾搭。
紅玫瑰與白玫瑰,都是振保愛的。他們一個熱烈,一個貞潔。然后最后,紅玫瑰做了別人的好妻子;白玫瑰與一個丑陋卑賤的裁縫偷情。所以白玫瑰不再是白月光,紅玫瑰也不再是朱砂痣。
張愛玲的對于愛情,筆觸其實是非常細膩的。這篇文章寫在她和胡蘭成牽扯不清的時期。無論是白玫瑰還是紅玫瑰,都是張愛玲骨子里的一方面。
她不合群,驕傲無比。面對愛情,她卻像飛蛾撲火一般。然而結局其實是很悲傷的。正如陳奕迅歌里所唱: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我們已經不知道,張愛玲在寫的時候,加入了多少自己的真實愛情,可以看出的是,她的內心極其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