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2017中考招生新政,取消特長生加分,與所有考生息息相關

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加分項,

嚴禁公辦普通高中違反規定跨區域招生,

關注大班額,

給中職教育添火加柴,

關注弱勢學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權利

……

五月中旬,考試季不遠了!拿中考來說吧,就在不少老師、家長給孩子打氣鼓勁的關頭,教育部也在為做好這次高中階段的招生工作而努力,還在近日發布了《關于做好2017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對廣大家長和考生關心的多項考試問題做出明確要求。

《通知》新做了哪些規定?畢業班老師和家有考生的家長在考試之前不好好研究研究怎么能放心?這就把最“有料”的內容摘給你!

嚴禁公辦普通高中違規跨區域招生

【政策原文】

在普通高中招生中,嚴禁公辦普通高中超計劃、違反規定跨區域、以民辦學校名義招生,依法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

【政策影響】

嚴禁公辦普通高中違規跨區域招生,意味著一些“超級中學”不能再面向全省招生,也保證了其他學校的正常招生,從而避免學校之間因爭搶優質生源引起沖突。

【小編說】

嚴禁公辦普通高中違規跨區域招生,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超級中學”不能再違規跨區域掐尖爭搶生源了。

其實,家長們希望孩子上個好學校,努力考學拼個好前途的想法,實在不該被苛責。很多人對“超級中學”趨之若鶩,根本原因可能還是我們的教育資源分布有待進一步均衡。《通知》之所以特別提到“超計劃、跨區域違規招生”等等問題,想必也是希望引導辦學者多去尊重教育規律,給掐尖、爭生源的做法降降溫。

嚴控加分項,取消體育、藝術等學生加分項目

【政策原文】

要清理和規范加分項目,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體育、藝術等學生加分項目。

【政策影響】

有些學生為了加分去學習技能,卻無暇顧及自己的興趣愛好。取消特長加分,意味著學生可以放下“負擔”,回歸興趣本真。從長遠發展來看,從以功利性學習轉變為以提高興趣愛好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小編說】

嚴控加分項目是近年來各地中高考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比如,今年北京中考就調整了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再比如《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有關工作的通知》日前發布,同樣提到要求各地進一步清理有違公平公正原則的高中階段招生加分政策,除規定的6項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項目一律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在2016年9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一些加分項目不合理,影響教育公平,并且明確要求“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體育、藝術等學生加分項目,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這次,教育部繼續嚴控中考加分項目,可見解決招生違規現象、維護招考公平的決心。

持續關注大班額現象

【政策原文】

各地要科學確定普通高中規模,防止建設大規模普通高中,逐步消除大班額現象。

【政策影響】

把高中大班額比例降低,減少班級學生總數,一方面能夠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教師更好地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的公平優質,更好地實現“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每個方面”的教育要求。

【小編說】

去年7月,國務院曾發布《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省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訂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間表、路線圖,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額。

高中教育雖然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但是在高中階段教育日益普及的當下,高中的大班額問題也受到家長和社會的關注。

今年4月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 年)》就把“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高”列入攻堅重點。而《通知》中又將高中大班額作為工作重點,相信此舉后效和各地相關部門的落實舉措值得期待。

給中職教育添火加柴

【政策原文】

1、在中職學校招生中,《通知》要求:

要把中等職業教育擺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突出位置,優化中等職業學校結構布局,在人口集中和產業發展需要的貧困地區建好一批中等職業學校。

重點支持貧困地區每個地級市(州、盟)建設好至少一所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中等職業學校。

要公示具有舉辦學歷教育資質的中職學校名單,未經公示的不得招生。

2、中職招生的“四禁止”

嚴禁搞區域間、學校間生源封鎖和地方保護;

嚴禁初中學校教師干預或代替學生填報志愿;

嚴禁初中學校或教師在招生過程中向中職學校索要、收受任何名義的經費或實物;

嚴禁虛假宣傳欺騙誤導學生的行為。

【政策影響】

部分地區中職教育發展滯后,中職吸引力不強,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導致一些中考失利的學生選擇外出就業打工,放棄受教育的機會。該政策優化中職學校結構布局,有利于改善中職辦學基礎條件,努力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小編說】

近兩年,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先后出臺了系列政策,職業教育進入改革發展的新時期。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越來越受重視。因為現在大家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教育絕不是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培養成一模一樣的批量“復制品”。每個孩子的興趣特長,習慣秉性不同,理應由不同的人生規劃和道路選擇。只有承認這種差異性,我們的教育才能讓更多的人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保障弱勢學生群體享受平等的教育機會

【政策原文】

落實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的政策措施,積極支持和鼓勵高中階段學校招收殘疾學生,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

【政策影響】

特殊學生群體的受教育權利一直廣受關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如何與城市孩子平等分享教育資源,享受均等的教育機會,關系到我國教育公平的實現水平。政策關注到這些特殊群體學生并作出相應關照,將有利于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及殘疾的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基礎,也有利于為貧困家庭減輕教育負擔。

【小編說】

小編發現,2017年蘭州市就規定,具有該市兩年學籍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可報名中考,考試結束后憑成績單或相關證明回戶籍所在地聯系就學,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報考該市職業學校不受戶籍學籍限制。和蘭州一樣,很多地區已經在這方面做出努力,想必會有越來越多的隨遷子女得到政策的關愛。

另外,殘疾學生一直是每個社會關注的重點,各地中考工作都在努力嘗試為殘疾學生等特殊群體提供關照。比如,今年的福建省中考就規定,允許視力殘疾考生增帶輔具,如盲杖、臺燈、光學放大鏡等。為聽力殘疾考生免除外語聽力考試,允許聽力殘疾考生攜帶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助聽輔聽設備;允許行動不便的殘疾考生使用輪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殘疾考生可以自帶特殊桌椅參加考試……可見,我們的中考制度也越來越人性化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女人的衣柜總是缺少一件新衣,新款的時裝總是讓人迷戀,一想到自己是個剁手黨,荷包就憤憤不平...... 直到晉榮成立...
    高東東閱讀 900評論 0 51
  • 在劇情的世界里,總會有一場屬于男女主人公的命運的邂逅。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某一部作品里,男主人公被吩咐去接女主人公,出...
    lesonTang閱讀 376評論 0 0
  • 林梓工作最近又忙出了一個新高度。為了沖刺省重點小學,學校全體教務人員基本天天加班、開會。林梓作為五年級學生班主任,...
    乖崽崽閱讀 90評論 0 1
  • 9事實上,從小到大,我從來都不是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對于自己沒把握的事情,我總會習慣的去做的很滿才會讓自己稍稍安心。...
    超勇敢豬豬俠閱讀 36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