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玲,放下你的執念
文/林子
01
自小就在一個滿清遺老的搖椅旁,口齒伶俐地吟誦“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你,是民國的一個傳奇。你用驚人的筆寫下人間的愛恨冷暖,你有梅一般的冷艷高貴、蓮一般的出塵脫俗。你是青蔥配桃紅的時尚先驅,你是能夠在生命的華美中看到瘙癢和疼痛的冷面殺手。
你,就是“民國世界里的臨水照花人”張愛玲。
老天是公平而殘忍的,賜予了你美貌與才情,卻終究不舍得贈一個與你相配的人。
如果可以穿越,我歷盡千辛萬苦也要告訴愛玲:放下你的執念,他終究不是你的白子畫。
你那么卑微地在送給他的照片后寫上:“當她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心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02
我好心疼,這么好的你居然低下去,心歡喜。我只能安慰自己,愛過就好,不管他是一個混蛋還是一個浪子,至少在應該擁有愛情的年紀里,你曾經愛過。至少你們相遇的那一刻相守的第一年,也曾有過愛情的美好。在愛情中的人,誰不是卑微的呢,更何況滿心歡喜呢。
因為愛過,所以你筆下的文字看似云淡風輕,實則情深意重刻入骨髓。至今還記得:哦,原來你也在這里。
于千萬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好說,唯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愛》
你還說: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等著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半生緣》
我想問你,這句話也是對他說的嗎?
可是,誒……這么好的你卻換不回浪子的心,他終究是負了你。你還在這里,他卻去了萬水千山之外的地方,用你辛苦筆耕的稿費招惹得花兒蝶兒滿天飛。任他張牽,張招也找不回他的魂。
什么小周,什么范秀美,如果不是因為招惹上了他,誰知道她們是誰。可這些蜂蝶們卻傷了一個沉浸在愛情里女人的心。
所以,你們臨別前的那個擁抱,似乎是用盡了一生的力氣吧。你哽咽到說不出話來,只留一句:“蘭成!我??”如同黛玉臨死前的焚稿斷癡情時“寶玉,你好……”那么決絕。
03
年輕時讀你的《十八春》(又名《半生緣》),當曼楨對世鈞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掩卷撫胸不能自已,我心痛到讀不下去。回不去,似乎是一個魔咒,是命運的警鐘,葬送了多少曾經美好的愛情。
此后,我在很多惡俗的電視劇,不管多爛的情節,可是當曾經相愛的人對對方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都會如鯁在喉淚如雨下。愛過方知情濃。愛玲,你的文字就是這樣的銷魂蝕骨。
有人說,愛一個人,始于外表陷于才華終于人品。所以說能不能牽手到老其實是對人品的考證。當胡的面具摘下,再不舍,你還是要放手的,只是從此空了心。
痛。為你痛。
你不是飛蛾,為何要奮不顧身地撲向那場銷蝕心骨的愛火。你應該是鳳凰啊,命運多舛里,浴火而重生。然而你沒有重生,空了心的你不再有經典之作,也再難逢一個欣賞相守之人。為何你不放下執念,擦亮雙眼,去尋一個與你靈魂契合的人。
04
愛玲,如果有來生,愿你能在現實的安穩里遇到一個真正與你共享歲月靜好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