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J
關注我的公眾號(見簡介)回復關鍵詞【新媒體】獲得2017新媒體大會所有大咖分享的內部PPT
1. 什么是內容付費/知識變現?
2. 吳曉波如何看未來自媒體的趨勢?
3. 十點讀書的林少如何打造爆品課程?
4. 一天賣出100萬的寫作課是怎么實現的?
5. 女性社群應該如何做付費產品和內容?
......
如果你對上面的問題感興趣,那么下面10位IP大咖今天下午在2017年新媒體大會上的分享你絕對不能錯過。
希望我整理的搶先版筆記干貨對你有幫助。
01 做資訊類機構及資訊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童曄|「參考消息」新媒體中心主任
分享主題:資訊類機構媒體付費閱讀的七點觀察
1. 把用戶從內容用戶變為產品用戶
移動互聯網瓦解了傳統資訊類付費媒體,使之數字化。媒體機構應該注重把用戶從內容用戶變為產品用戶,即培養用戶購買產品的習慣,而非只關注內容本身。
2. 機構媒體 VS 自媒體
機構媒體的最大特點是穩定的高質量內容輸出,比如參考消息。而自媒體則具備人格化魅力,這一點是機構媒體所缺乏的。
3. 免費內容 vs 付費內容
通過“專欄化加工”即可把免費的內容轉變為付費,根據參考消息的數據熱門付費領域包括:①財經股評,②政商內參,③技能培訓,④評測導購,⑤小說連載
4. 付費內容載體:音頻>圖文信息>視頻
音頻是最高質量付費信息產品的最佳形態,原因是音頻學習解放了人的眼睛和手,圖文信息有版權問題,視頻和直播則是娛樂體育為主,其他領域較差。
5. 用戶分層轉化
用戶有三種:免費用戶,付費用戶,核心付費用戶。我們應該通過產品不斷把免費用戶轉化付費用戶,把付費用戶轉化為核心付費用戶。
6. 自我研發 VS 平臺合作
不建議機構媒體花費時間和成本進行自主技術平臺研發,而是通過采取合作的方式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參考消息從14年開始調研和嘗試各種平臺,小鵝通是最優的技術方案。
7. 機構媒體未來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術比道先行,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技術平臺變革對機構媒體影響意義深遠,應該跟緊時代節奏盡快行動起來。
02 做財經/理財/投資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王牧笛|「功夫財經」創始人
分享主題:知識付費的秘密花園
1. 互聯網的“花園哲學”
互聯網像大自然里的大江大河,每一個內容付費變現的自媒體都像是藏在這個森林里面的一個秘密花園。未來平臺會消失,而存活下來的將會是眾多重度垂直的花園,越是垂直,越小而美的越適合做付費社群和內容。
巨頭打造的是大江大河,免費供人欣賞,而付費內容就像你要去蘇州園林看風景必須買票,具有強大的變現能力。
2. 新媒體的背后是社群
新媒體的媒體只是表象,媒體的核心根基是社群,所以實際上做新媒體就是做社群。
3. 產品人格萬歲
用戶付費購買的并不是知識,不是技能,而是該產品的人格。
4. 我為什么做財經類付費內容?
財經是顯學,很俗卻實用。絕大多數人在財務上都有焦慮感,通過購買我們的付費內容可以減少焦慮,凡是和經濟和錢掛鉤的內容更容易成為付費內容。
6. 產品價格不等于價值
產品的價格并不等同產品的價值,價格的目的是篩選用戶,某程度上定價的目的是阻礙消費,甄別用戶。
03 做內容創業和知識變現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龍兵華|騰訊科技中心總監/企鵝智庫發起人
分享主題:企鵝智庫知識付費嘗試的四個核心問題
1. 哪些人更愿意為知識買單?
付費用戶群集中在20-45歲,主要分兩撥人:20-30的職場青年以及30-45歲的中產人士。
2. 為什么用戶會為知識付費?
用戶購買知識的原因是為了學習成長,緩解焦慮,還有止損。有時候別人的進步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損失,比如別人買了房,你沒有買,相比較而言,你就損失了。
3. 四大內容付費熱門領域
四大內容付費的領域:個人成長,財富增值,教育求學,健康養生
4. 內容付費的五大原則
①高維打低維:典型的由于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內容付費
②IP賦能:有大咖或者大牛背書
③稀缺性:所提供的內容獨一無二,只此一家
④系統性:對內容有系統性的總結,干貨多
⑤簡單可吸收:內容形態簡單易學,注意如果內容過于高深,長久以后必然把用戶趕走
5. 最受歡迎的付費內容模式
①單次付費最受歡迎,中長期付費是主流
②付費內容的價格從10元到200元不等
③內容框架:理論+數據+案例+方法論,課程有節奏,需要設置多個興奮點和記憶點
④產品形態:66%的用戶更傾向圖文+音頻的結合的內容
04 做女性/校園/職場女性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李筱懿|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
分享主題:社群不是不花錢不處理,靠粉絲熱情就能做好
1. 通過一本書做一個同名社群
以《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本書建立同名社群,目的是打造一個中產階級女性的閉環,用戶矩陣設計:①公眾號+②圖書用戶+③電臺用戶+④城市女性社群40+
2. 用戶社群化管理
①用戶“香蜜”,全國有40+城市香蜜會,對社群按照全國地域劃分六大片區管理
②選拔優秀的會員并啟用城市合伙人制度
③建立更為集中的社群:女企業家社群 & 校園女性社群
④香蜜KOL養成:在美妝,讀書,理財等各個女性關注領域培養社群意見領袖
⑤投資成立新公司:香蜜事業孵化器,秘游公司,概念店
3. 試水付費產品
12堂優質女性成長課,通過專欄方式形成內容
4. 做成一件事才華并不是最重要
大仲馬商業成功,兒子小仲馬卻不不懂商業,投稿失敗多次以后,大仲馬讓小仲馬把退稿地址寫成大仲馬的地址后,引起出版社注意,隨后小仲馬的作品面世——《茶花女》。這個故事背后說明的是才華才氣有時候真的若有若無,如何持續產出內容,風口,站位,工具等更重要。
05 做心理咨詢/情感咨詢/女性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青音|青音約創始人
分享主題:知識付費,讓用戶付費的是知識嗎?
1. 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
互聯網的本質并不是產品,并不是服務,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連接。
2. 用戶和你的關系
用戶喜歡你,你才是誰,用戶不喜歡你,你誰也不是
3. 讓用戶付費的各種坑
讓用戶付費嘗試遭遇的各種坑:售書,游輪,電商,原因在于用戶對你已經有刻板印象(青音是一個心理+聲音的平臺),付費內容必須符合用戶對你的期望和定位。
4. 用戶并不是為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是偽命題,干巴巴講知識沒用,用戶是在為“更好的自己”買單:
①品質提升+②人格魅力+③眼界能力+④陪伴成長
5. 如何打造品牌
優秀的創業者根本不看競爭對手,重點在維護老用戶,努力提升用戶留存率,這才是任何競爭對手無法搶走的品牌價值沉淀
6. 青音約產品推薦
①晚上睡不著可以陪伴你+②365天晚安語言
06 做個人成長/技能培訓/職場發展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陳立飛|Spenser公眾號創始人
分享主題:知識付費,可能和知識本身沒什么關系
1. 試水內容付費一天賣了100萬
在小鵝通開了寫作課程,一共5堂課,持續15天,單價699元,共8個微信班級群,第一天憑著推文《不會寫作的你,正在失去職場競爭力》發出即賣出100萬。
2. 公眾號的最優變現形式
公眾號的3種變現形式:①廣告,②內容,③電商。寫廣告來錢太慢,不論品牌有多好,多少對用戶有干擾和品牌損害;做電商很容易死在供應鏈上;向用戶收費最優。
3. 為什么不做聽課模式而做社群
知識沒有價值,人和人的連接才有價值,知識只是連接的載體,用戶為知識付費,可能與知識本身沒什么關系,背后的原因是IP影響力變現,人格加持,信用背書
4. 打造自媒體公眾號三大思維
①內容思維:用心寫每一篇文章
②用戶思維:多親自和讀者交流
③品牌思維:持續塑造公眾號標簽,樹立風格
5. 知識付費變現的未來
現在只是上升期,即將遇到良莠不齊,被篩選下來的仍會迎來下一個高峰。
6. Spenser品牌未來的探索
S系產品矩陣:①S理財+②S課堂+③S傳媒+④S城市群
07 做音樂藝術/高端旅游/文華產品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劉雪楓|雪楓音樂會主講人/音樂之友創始人
分享主題:讓內容成為工具,鏈接一切
1. 雪楓音樂會的成果
APP「得到」上面雪楓音樂會的「古典音樂課」有超過6萬用戶付費用戶
2. 高單價線下體驗產品創收
仲夏夜之夢德奧音樂之旅,35000元-60000元/人,45人
舒伯特音樂節秘境之旅,45000元-70000元/人,15人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80000-100000元/人,10人
幫助用戶解決后半生的精神需求問題,意外爆滿!
3. 古典音樂的困難
中國國內學琴的孩子有50,000,000人,但是大多數家長卻并不允許孩子聽音樂。現實是家長要求孩子學習古典音樂,卻并不允許孩子熱愛音樂。
4. 古典音樂+:把古典音樂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古典音樂真的不是剛需,然而古典音樂可以通過和其他領域進行古典音樂+的探索:
①古典音樂+知識(雪楓音樂會)
②古典音樂+旅游(高端文化之旅)
③古典音樂+母嬰(給孩子的音樂)
④古典音樂+睡眠(晚安音樂)
⑤古典音樂+滴滴專車(解決出行癢點)
⑥古典音樂+讀書(最佳背景音樂)
⑦古典音樂+電影(動人配樂)
⑧古典音樂+女性(心靈治愈)
08 做個人成長/平臺合作/爆品課程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林少|十點讀書創始人
分享主題:如何做好爆款付費內容
1. 十點讀書的用戶和產品矩陣
用戶:①微信+②微博+③喜馬拉雅+④線下城市
產品:①十點讀書+②十點電臺+③十點電影+④十點好物+⑤十點課堂+十點讀書會(線下)
2. 從內容電商過度到內容付費
付費主題:情感+心理+職場+生活+美學+時尚
付費產品:十點課堂幫助講師打造爆品
①劉軒:教你巧用心理學,過更有效率的人生,哈佛大學心理學畢業生,我是演說家冠軍
②蔣勛,中國文化,華人世界的文化教父,家喻戶曉的生活美學大師,林青霞唯一的偶像
③李筱懿:12堂女人成長課,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職場上的狠角色,自媒體創業女Boss
④馮注龍:大神教你制作高逼格的PPT,90后PPT創業者,向天歌PPT創始人
4. 如何做爆款內容
①課程策劃:要具備產品思維
②課程推廣:要從內容電商過度到課程電商
③課程售后:要懂得用社群來運營內容
5. 十點讀書的內容付費定位
不做平臺,而是知識服務的運營商,專注少數講師和爆款
09 做內容付費/知識變現/社群營銷類自媒體要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鮑春健|小鵝通負責人
分享主題:小鵝通3.0正式上線
1. 小鵝通想做什么
致力為精英打造自己的知識小店
2. 小鵝通的概況
2016年12月17日上線,累計6000個微信接口,1.5億營收,過去30天流水達4千萬,累計7百萬用戶,其中付費用戶約100萬。
3. 小鵝通三大版本
①基礎版:永久付費
②成長版:費用為每年營收的1%
③專業版:4800元/年
4. 小鵝通的未來:再小的個體,也有只是變現的可能
①降低門檻:從目前的只有PC端注冊=》移動端注冊
②分銷功能:C端邀請卡,B端推廣員,大渠道分發功能陸續上線
③O2O:從線上到線下,互動報名和線下簽到打通
④社群:從目前講師-用戶的單向傳播=》講師+用戶社群 & 用戶+用戶社群
⑤全網支持:目前主要在做微信公眾號開發,最后變成app,瀏覽器,以及更多的平臺
⑥主題沙龍:定期組織講師交流和相互學習
10 值得所有自媒體人/創業者/項目負責人重點關注
分享嘉賓:吳曉波|吳曉波頻道創始人
分享主題:工具與內容
1. 騰訊和阿里創業者的特點
騰訊和阿里的人出來創業,阿里的人很容易成功,因為阿里人很多做市場出身,但是騰訊很少人成功,因為騰訊人大多做技術出身。一個程序員變成CEO,實屬不易。
2. 為什么會有知識變現/內容付費?
騰訊從2011年把微信做出來一直到2016年年中,整整5年大家都在關注的是①你有多少粉絲②你在排行榜排第幾③你有多少個十萬+推文,然而這個時代已經過了。現在的自媒體時代講究的不再是粉絲數,排行榜,還有10萬+,講究的是①商業模式②變現能力③用戶關系
3. 比用戶數量更重要的是用戶關系
比用戶增加數量更重要的是與用戶關系的增加:
①用戶是否有共同價值觀
②用戶是否愿意購買你的內容
比10萬+更重要的是做出100萬,甚至1000萬的可變現單品,否則10萬+毫無意義
4. 吳曉波如何關注每日數據
每天吳曉波重點關注的三組數據:
①關注變化:吳曉波頻道增加了多少新用戶以及付費會員
②關注結果:今天總共賺了多少錢
③關注趨勢:一天,一周,一個月的用戶打開率
5. 自媒體未來的趨勢
①自媒體無懼巨頭/大公司的同質產品
②微信變成了獲得用戶的端口,而小鵝通則成為內容沉淀
③自媒體的未來不是自媒體,而是產業鏈,是所有IP內容的聚合,分發,和管理
④知識服務包括線上和線下,線下尤其是高端產品應該是未來的重點
⑤社群不可依賴社交,而是任務,優秀的社群就是宗教,所有人為了完成任務/使命而努力。
——
碼了4個小時字的GJ
201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