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無問東西》的點映。靜坐兩個多小時,深陷進一段,我雖然沒有經歷過,卻對其懷有極度復雜的心情的歲月里。
那段歲月,有純凈平和,有血腥動蕩——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但在極短的校園時光里,鋪滿銀杏葉的路,儒雅的教師和優秀的學生,還是有過一段如詩般優美的時光。
即使是條件艱苦的西南聯大,大雨時靜坐聽雨聲,躲轟炸機時席地而坐聽的課,也是有那么幾分浪漫的。
雖然校園戲很多,也很美,但導演的視野不止于此。那段歲月,有戰爭,也有人禍。有人與人之間的小戰爭,也有國與國之間的大戰爭——同樣都是慘烈的。
這種純凈平和和血腥動蕩的交織,在《芳華》里也出現過。
但是,這部電影,因敘事方式更為復雜、時間跨度更長、角色更多,說善惡,說生死,說和平和戰爭,說利用和成全,說犧牲……想說的太多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想要全部放進去的話,什么都只能放一點點。所以在觸發觀眾的情感上,并不是很深入。說實話,盡管有著章子怡、張震、黃曉明、王力宏這樣的卡司陣容,《無問西東》給我的反饋還是略低于期待值。
因為角色眾多。劇情復雜,所以,重點選擇章子怡和黃曉明來說幾句。窺一斑而知全豹。
章子怡飾演的王敏佳的動人程度不如《羅曼蒂克消亡史》的小六,更比不上《一代宗師》的宮二,但珍貴在那一份少女感。雖然,章子怡那時還未結婚生子,可年齡畢竟擺在那兒了,難得她麻花辮一梳、碎花裙子一穿,如小貝殼一般的牙齒,在陽光里閃爍著細碎的光芒……恍然還是一個倔強少女的模樣。
章子怡在某綜藝里說過,表演是一件遇強則強的事情。就像,如果沒有梁朝偉先生,她也無法成就宮二那樣的角色。
同理可推論,在《無問東西》里,與王敏佳有感情糾葛的陳鵬和李想,在演技和少年感上的相對弱勢,使得王敏家的愛恨和生死,更像是她一個人的獨角戲。
因為少女的虛榮,她撒謊自己小時候與偉人合影,并每年到天安門門口拍照一張,以鞏固自己這個綿延多年的謊言。并把這些相片集結成冊,時常拿來在同學們面前展覽。
因為學生的正義,她寫信控訴打罵老師的師母。彪悍的師母反咬一口,將她墮入深淵。
“勾搭有婦之夫”“特務”“撒謊”,一個個罪名扔到她頭上,她從一個面對兩個優秀少年不知選誰的漂亮少女,瞬間被嫉妒、仇恨和瘋狂打倒在地。
她被群毆到毀容,最后死里逃生,隱姓埋名,以黑布掩面,與黃曉明飾演的陳鵬在一起了。不過,陳鵬因為要參與原子彈研發,與她長時間不能見面。
最后,她被批斗,徒步戈壁灘,用死亡的勇氣去尋找陳鵬。
她說:“陳鵬,在死亡來臨之前,我一定要找到你?!?/p>
當然,她無法找到他。因為他剛好回村子去找她了。
飾演倔強而命運悲慘的女性角色,對章子怡來說駕輕就熟。于是,這個角色并沒有帶給我太多的驚喜。反而,因為對手角色稍顯弱勢,襯得她這個角色太過沉重。
黃曉明呢?我全程在擔心他會“邪魅一笑”。但還好。雖然,好幾次都臨近邊緣了,但好歹躲過去了。
跟章子怡的少女感相比,黃曉明的少年感略弱。飾演清華大學的尖子生,他憨厚有余,靈氣不足。
說白了,黃曉明缺少一種精英的精明感,這方面,在影片中飾演張果果的張震就好很多。
當然,我不準備對張震多加評論,因為他在這部影片里,也沒有給我太多驚喜,除了夠帥之外。
除了氣質與外貌的不足之外,與章子怡這樣的演員相比,黃曉明眼神里的內容也少得多,通常需要根據劇情去分析。甚至,分析也分析不出所以然來。
話說,這是深情凝望自己喜歡的女孩。
這是含情脈脈地為心愛的女孩做木工。
這是熱切盼望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
這是急切地想要見到自己喜歡的女孩。
讓人出戲倒是不至于,但也不是很能讓人入戲。
只能說,在《無問東西》中的黃曉明,很認真,但他更像,我們從小到大,班上那個,即使認真讀書,成績也永遠只能中等偏上的同學一樣。演戲這事兒,需要天分,也需要靈氣,還需要角色與自身的相互成全。
他曾經不錯,后來走偏了,再后來極其想回到正道上來,但怎么都有點不對味了。
總的來說,章子怡很好地完成了王敏佳那個角色,黃曉明很認真地完成了陳鵬那個角色,沒有給人太多驚喜,也沒有讓人太過失望。
這也是整部電影給我的感覺。
但是,能讓人心甘情愿靜坐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在當下的電影市場,也已經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