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9月24日中午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魚峰大隊民警接到報警,13:30分一男子駕駛一輛電動車在榮軍路銀桐路路口由北往南行駛,行駛至海星幼兒園附近時在非機動車道與一輛同向行駛的助力三輪車相撞,相撞后助力三輪車駕駛人被撞倒,助力車駕駛人倒地受傷后,該男子沒有報警和采取任何救護措施,駕駛電動車迅速逃離現場。
被撞助力三輪車駕駛人姓黃,80歲,黃某受傷后被送往醫院救治,經醫生檢查,黃某全身存在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左側頂骨骨折、雙肺挫傷等12處不同程度的傷勢。
事件發生后,魚峰大隊民警立即通過智能交通系統追蹤到該男子的蹤跡,發現該男子駕駛電動車消失在永前路鵝山派出所附近。通過智能交通系統的比對,民警鎖定了該男子的相貌及車輛特征,根據得到的線索,民警立即展開進一步調查,根據該男子消失的位置,民警猜測,該男子的應該為該區域的常住用戶。隨后魚峰大隊民警趕赴永前路進行排查,經過永前菜市附近時,在一摩托車修理店看到了正在修理摩托車的涉嫌逃逸男子,看到突然出現的民警,該男子還一臉懵懂,民警將其帶回大隊進行訓問。
該涉嫌逃逸男子姓韋,系柳江里高鎮人,在訓問室,該男子對24日在榮軍路上與助力三輪車相撞的事實供認不諱,當民警問其為何撞車后要逃離,他交代說因為在8月17日時,他駕駛著電動車在柳南區龍屯立交橋附近也撞了人,那起事故他負全部責任,需賠付對方人民幣20000元,還沒有賠償完,24號又和人相撞發生交通事故,不想負責任,所以就逃跑了。該案目前還在進一步的審理當中。
相隔僅一個月,韋某駕駛電動車就引發了兩次事故,這也給我們廣大的電動車“騎手”們提了個醒,駕駛電動車不要貪快,隨意穿插,如若出了交通事故,應及時報警,配合民警對傷者進行救治,不要帶有僥幸心理試圖逃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