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 ? ?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九九消寒圖
? ? ? 九九歸一,更替輪回,寒盡春來!也是時候,填一張九九消寒圖了 “庭 前 垂 柳 珍 重 待 春 風 ”一日一筆 一直寫到春暖花開。
川西的朋友小拉姆發來葫蘆海的雪景,滴水成冰。
在博卡拉徒步的游牧老師發來費瓦湖的晨曦
而南國本土作家、攝影師——中山大學傳設學院的林帝浣老師,用畫筆記錄下最貼近自然的冬至。
? ? ?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 二候糜角解 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 此時陽氣雖已生長 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糜與鹿同科 卻陰陽不同 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后生 所以為陰 而冬至一陽生 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由于陽氣初生 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溫熱。
無論是北方的餃子還南國的湯圓 ,關鍵是:舉杯時,誰與你同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