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鐵蛋偷偷摸摸地將姥姥村子里面姓高的土匪搶來的女子放走之后,鐵蛋整天心里面咕咕出出的,他看著村子里那些找不到媳婦的老光棍也是非常地不順眼,好像從他們的眼神里面已經看出來是鐵蛋將那個女子放走了一樣。
他再也不想在姥姥家待了,當媽媽來到姥姥家的時候問他道:“鐵蛋,愿不愿意和我回家?”
鐵蛋說道:“娘,我可想死你了,你趕緊帶我走吧。”
“呵呵,鐵蛋懂事了,還知道想娘了。”
其實娘哪里知道鐵蛋的心思呀,鐵蛋也不敢將救人那事和娘說呀。
回到老家后,鐵蛋又經歷了很多次的日思夜想的煎熬,他心中的苦悶總有一種無處述說的感覺。
這一天晚上,在煤油燈下,弟弟纏著媽媽給講故事睡著之后,鐵蛋怔怔地問娘道:“娘,我有一句話想和你說,你聽了之后會不會打我?”
娘微笑著問他道:“是不是又做了什么錯事了?我得看你犯錯的大小。”
“那我不說了。”鐵蛋猶豫道,“也沒有什么事。”
鐵蛋還是覺得不說為好,以免得到娘的訓斥,他就翻個身子想睡覺了。
娘可不愿意了,她正色對鐵蛋說道:“鐵蛋,有什么事就和娘說吧,不要心事那么重,有什么困苦娘和你一起分擔。”
聽了這話,鐵蛋的心里好受多了,他鼓起勇氣說道:“娘,姥姥莊上的那個高舅舅從窯灣搶來的那個女人是我那天晚上放跑的,當時我正在汪塘里面洗澡,正好看見了,當時那姐姐老是哭,非常地可憐,讓我救她,我不能見死不救,就用石頭把地窖的鎖給砸壞了,然后就將那個姐姐給放跑了……”
鐵蛋一口氣把藏在心底的話都給說了,也覺得心里舒服多了。
娘卻愣在了那里,她眉頭緊鎖,良久才長嘆一口氣,摸著鐵蛋的頭說道:“鐵蛋,你的膽子可不小呀,萬一被你那作惡的舅舅的發現了,姥姥家你可就再也去不了呀!”
鐵蛋點點頭說道:“嗯,我知道,所以我一直一來誰都沒有說,這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知道。”
娘點點頭說道:“嗯,記住了,以后這事你再也不能和任何人說。”
鐵蛋對娘說道:“娘,我這么長時間以來,心里一直嗝嗝寧寧的不舒服,現在和你說了,我就再也不怕了。我發誓,以后再也不會和別人說了。”
說完這事以后,鐵蛋很快睡著了,心里沒有事情,自然睡得踏實。
娘沒有訓斥他的義舉,鐵蛋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絕對是值得,娘是支持他做好事的。
到了第二天,娘帶他去窯灣趕集,來到窯灣街以后,鐵蛋直奔蘇鎮揚會館而去,因為他那天晚上所救的那個張金彩姐姐在臨走的時候曾經給他留下一句話以后可以到窯灣的蘇鎮揚會館去找她。
蘇鎮揚會館的大門高大,門檻很高,大門前沒有什么人來往。
鐵蛋怯怯地進了院門,就看見院子里面假山池沼亭臺樓榭,非常地漂亮,院子中還有一個大荷花池,荷花池里面水流嘩嘩,有幾朵潔白的荷花正在綻放。
從堂屋里面走出來一個掌柜模樣的,年齡在五十上下的男人,看見有個小孩子在院子里面躊躇,神態是小心謹慎的,便問道:“小孩子,你來這里干什么?有事嗎?”
鐵蛋沒有敢大聲說出來這里的目的,而是來到那人跟前小聲說道:“我是張廷紹都督要找的人,他們有沒有要找我?”
那人一愣,將鐵蛋朝堂屋里面拉去,鐵蛋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有點不想跟他走,就在他的身后慢慢地跟著。
進了堂屋,穿過堂屋的一張高大的柜臺,進了里間的一個擺放著八仙桌子的房間,掌柜的讓鐵蛋在太師椅上坐下,讓他稍等一會兒,然后自己扭身上了樓梯,不一會兒,掌柜的從二樓上拿下一個方形的匣子來。
掌柜的將方形的匣子放在鐵蛋的面前,然后問他道:“是你用大石頭將地窖的鎖砸壞的?”
鐵蛋沒有表示,因為他心中害怕,他也不知道眼前這個人是誰,是好人還是壞人。
“不用害怕,”掌柜的微笑著對鐵蛋說道,“張都督家的小姐臨走的時候已經交代我了,如果你來這里尋找,讓我好生感謝你,但是之前,我得確定你是不是那個救了她的人。”
鐵蛋點點頭。
“那個石頭有多大?”掌柜的問道,“你比劃一下給我看看。”
鐵蛋將雙手在胸前比劃了一下,那塊砸鎖的石頭是他自己親手抱起來的,大小他還是知道的。
“大小姐叫什么名字?答應給你多少銀兩報酬?”
鐵蛋怯怯地說道:“張金彩,她答應給一百兩黃金。”
因為他也沒有見過那么多的黃金,只知道黃金很值錢,具體一百兩黃金是多少,他的心里也沒有一個數。
“嗯?”掌柜的遲疑了。
“當時她看我不救她,后來她又答應給二百兩黃金。”鐵蛋解釋道。
掌柜的這次點點頭說道:“嗯,沒錯,一切信息都對上了,就是你了。”
鐵蛋說道:“我娘說這事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否則我可能會有殺身之禍。”
掌柜的點點頭,說道:“放心吧,我也不是外人,自然要對此保密的。這桌上的匣子里是五十兩的紋銀,大小姐和張都督臨走的時候交代了,因為暫時沒有那么多的錢,先留下這點資用,用來尋人,一旦找到你,我們就會去信和他們聯系,日后他們再來感謝于你。”
“我不是來要感謝的,這錢我也不要,我就是想知道那個姐姐有沒有平安地回來。”鐵蛋說道,“現在看來已經很好了,我也就放心了,我這就走,這錢我不要。”
掌柜的阻攔道:“你還小,你拿不定主意,這樣吧,讓你家的大人過來,我和你家大人有話說。”
鐵蛋倒是樂得這事讓娘出面交涉,于是他將自己所住的村子,今天來趕集干嘛來了,都與這個掌柜的說了。
晚上,掌柜的和鐵蛋一起到了窯灣街上,找到了鐵蛋的母親,將他們一家請到了蘇鎮揚會館,好吃好喝的伺候他們一家一個下午。
后來,蘇鎮揚會館的管家還專門找了一輛車子將他們娘仨送回村子。
在路上,母親對鐵蛋說道:“孩子,好人總會有好報,雖然我們并不圖報。他們一下子給了那么多的錢,我們自然是不能要的,方才,會館的姥爺和我商量了一下,決定把你送到鎮子上的學堂里面去讀書,你可愿意?”
“讀書?讀書有用嗎?”鐵蛋不知道讀書干什么用的。
“讀書就可以識字,識字以后就好認字,到了任何地方都不會被欺負……”娘說道。
“那好,我去。”鐵蛋鄭重地回答道。
鐵蛋所在的學堂是整個鎮子上最好的學堂,能夠在學堂里面上學的都是大門大戶人家的子弟,像鐵蛋這樣出身于平民百姓人家的并不多。
鐵蛋從進學堂第一天起就感覺自己特別地自卑,一是因為自己的出身不好,二是因為自己進學堂的時間比較晚,在同班同學中,他是年齡最大的,他在他的同學中間總感覺自己要低他們一等一樣。
學堂面積不大,是鎮子上的有錢人出資興建的,占地不到一畝,有四間屋子,屋子前面是一個還算不錯的院子,院子里面栽著桂花樹和銀杏樹,那棵桂花樹已經有好些年月了,現在鐵蛋一抱已經抱不過來了,經常在課間的時候他和他的同學們會在樹底下玩游戲。
教他們課的老師姓徐,叫徐客,一個年齡在三十多歲的人,家就住在學校里面,學校就兩個老師,一個是徐老師,一個徐老師的老婆,還有他們的孩子,和鐵蛋一般大小,也是同班同學。據同學們說徐老師老家就是本地人,年輕的時候徐老師去外地求學,去了南京,上的是什么師范學校,專門用來教育孩子的學校,畢業以后本來有機會留在南京工作的,是地方政府的長官親自出面到南京將他請回來的,這徐老師來到小鎮后親力親為,建了小鎮上的第一個學堂,夫妻倆帶了孩子們所有的課程。
鐵蛋第一天見徐老師的時候還有娘的陪同,當時娘對徐老師說:“徐先生,我們的孩子可就交給你了,若是不認真,你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我絕對不會攔著護著的……”
徐老師看了一眼面前的鐵蛋,摸了一下他的頭對鐵蛋的娘說道:“他現在上學是有點晚,不過沒有關系,只要他肯學,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的……”
鐵蛋覺得這個老師不壞,還有那么一點的和藹可親,所以鐵蛋恭恭敬敬地向老師行禮,然后說道:“請老師多多照顧,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絕對不給娘丟臉,絕對不給老師丟臉!”
這些話都是來學校之前娘交待好了的,所以鐵蛋說起來并不用什么深思熟慮。
“你叫什么名字?”徐老師問道。
“鐵蛋!我姓楊。”鐵蛋回答道。
徐老師頓了一下說道:“這個名字可不能將來作為你的名字使用,現在你既然進了學堂,就應該從新起一個文雅一點的名字,你看你想叫什么名字?”
鐵蛋哪里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合適,他看著娘,娘呵呵一笑道:“我們都是農村人,也不識啥字,老師你就給起一個合適的名字吧,起什么都行,我們都說好。”
徐老師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我看這鐵蛋為人拘謹正直,是一個可塑之才,加上他之前識字不多,也應該起一個簡單一點的名字,姑且就叫楊一吧,先會寫自己的姓,自己的名就一個一字,簡單容易書寫,這個一字也代表一本正經一身正氣,為人耿直,不玩心眼,你們看如何?”
娘在一邊連連叫好:“還是老師起得好,起出的名字也有墨水味,以后我們家鐵蛋就叫楊一了,這個名字好,寓意深刻!”
鐵蛋在一邊也向老師深深地鞠躬致謝。
“好了,楊一,你先到教室里面去,去和你的同學認識一下,我和你的母親還有話要說。”徐老師吩咐道。
楊一再次向老師行禮,然后向學堂走去,那里有一大群同學正在教室里面嘰嘰喳喳地說話呢。
在學堂,鐵蛋——現在應該叫楊一了,楊一和低年級的小朋友一塊學習,徐老師教他們國語和數學,楊一是同學之中年齡最大的,比其他同學都大近三歲呢,接受知識雖然快,但是也有難度,他的成績都沒有其他的同學好,好多數學什么的他都不懂,一做題目就會錯,這對他的自尊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徐老師教《百家姓》,楊一只在十多天的時間里就能會背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他臨寫的時候也是十二分地小心,百家姓是楊一記得最快的文章,因為他知道會背會寫百家姓,那么村子里人的姓他就都會寫了。
老師還教他們課文,楊一比較喜歡背課文,其中正在學習一篇名叫《秋天的田野》他背得最熟練,老師還讓他帶領全班同學一塊讀呢——
秋風起,天氣涼,
秋云淡淡雁成行,
棉田白,稻田黃,
家家農人去來忙,
紅葉村,蘆花港,
處處聽得蟲聲響。
這文中描寫的情形不就是寫的家鄉的田野嗎,原來我們的周圍的風景、人和事,都可以用這種叫文字的東西給表達出來,這讓楊一很是欣喜。
一天晚上,楊一完成了老師布置的臨寫任務后,自作主張地用今天才學的字寫了一段文字,他寫好后也沒有好意思給娘看,怕娘笑話他,他也不打算給同學給老師看,怕別人奚落他,他就是寫著留自己玩的,他是這樣寫的——
秋天家家戶戶忙,
你收棉花我打糧,
流了多少辛苦汗,
農家才能度饑荒。
這首詩里面還有幾個字他不會寫,是按照徐老師所交給的方法在那個字上面用語音標注出來的。
后來,就是這份作業紙被自己的同學給發現了,那可不得了了,那些家伙們拿著這張紙到處宣揚——“大家都來看,大家都來瞧,上學沒幾天,文章寫得好。”
這首小伙伴們創作的打油詩可把楊一給囧死了,他只怪自己沒有收好這張紙,他的臉上火辣辣的,好像被烈火焚燒一般,為了讓他的這首詩影響力最小,他跳過桌子,走過去一把抓住拿著詩句文章的那個小個頭,把他的脖子緊緊地勒著,讓他幾乎岔過氣去,楊一警告他道:“這是我寫著玩的,你要是再這么大聲喧嘩讓老師知道了,我揍死你個小太子羔子!”
旁邊的人一看這情形,大家趕緊四散逃開,邊逃還邊叫喊道:“打人了,打人了,楊杠子打人了!”
楊杠子是他的同學們給他起的綽號,因為他的名字叫楊一,那個“一”字就像一根杠子一樣,展開想象的小伙伴就把他叫做楊杠子。
叫喊聲驚動了徐老師,徐老師把他和幾個起哄的同學一起叫到了外面,先罰站后解釋。
徐老師沒有讓他繼續聽課,讓他好好反思自己究竟錯在哪里。
楊一覺得這事就錯在他太莽撞上面了,不應該動手打人,可是那些小伙伴也不對,他們不該拿他的文字到處宣揚。
徐老師把楊一的文字也收了上去,看過楊一的文字后徐老師大為驚訝,連連夸贊楊一的文字寫得好,作為剛入學不久的他能夠學有所用,創作詩文,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而且這首詩寫得很好,很有思想價值。
后來,徐老師在課堂上范讀了楊一的詩,對他大肆地表揚,同時批評了那些自以為是不尊重別人的同學。
楊一覺得自己被老師表揚的那一刻真的是風光無比,從此以后,他的那些同學們再也不敢拿他亂開玩笑了,而且楊一一躍成為他們這個年級的班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