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互加路上
1、初識
2017年二月,在新區中心校王新倉校長,范崇德書記的帶領下,方雙燕校長的大力推廣下,“互加、cctalk、雙師課堂”這些新的名詞進入義馬市第四小學。對于學校幾乎所有教師來說這些詞語是嶄新的,同時也是難以讓老師們理解的,畢竟我校的教師平均年齡都在45歲以上了。
2、初探
新時代要求與時俱進,農村孩子自身的環境更需要去見識新事物,去開拓眼界。所以,互加來了,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嘗試。隨即,教務處便組織學校青年教師了解cctalk,并嘗試直播課。下載軟件、制作課件、準備設備(剛開始也不知道需要什么設備,只有老筆記本電腦一臺沒有攝像頭)……經過幾位老師的初步探索、反復嘗試,已經基本了解何為CCTALK,何為直播課,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發現的問題里,最需要先解決的就是硬件問題。在中心校的支持下,方雙燕校長的努力下,學校開辟了一條網絡專線,目前各班網絡全暢通,學校無線全覆蓋,還給各班配備了甜甜圈攝像頭共計六個,高清旋轉攝像頭一個,并專門準備了一間教室作為簡易直播課教室。另外,學校專門成立互加研討小組,并制定了互加工作制度,建立互加工作評價激勵機制,互加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3、初體驗
CCTALK簡單易操作,上面豐富的資源數不勝數,這么好的軟件應該分享給老師們。學校教務處組織老師們集體學習下載使用CCTALK、集體教授簡易直播等操作流程。也因為如此,學校有些老教師的手機并不支持,專門去換了新的智能手機。老師們笑稱給自己換手機找了一個新的借口。學校所有45歲中青年教師上了直播課,老師們說我看回放的時候比我課的時候還緊張,鏡頭里的自己以為上電視了。學生們看到鏡頭里的老師也是激動不已。
4、闊視野
三月下旬,新區中心校王新倉校長一行七人從深圳參觀學習歸來。向我們介紹了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實驗小學先進的學習方法、前海港灣小學的財商教育課程、與未來共進的課程發布會……更是向我們介紹了滬江吳虹校長、網絡名師王菲老師。特別是王菲老師身在小鄉村,也不乏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教育內涵,科學的管理特色,讓我們欽佩不已。有了名師的指引,新區中心校很快成立了王菲名師工作室微信群、CCTALK義馬新起點群;我校建立CCTALK義馬四小網教交流群、義馬四小互加工作微信群。
5、線上線下火力全開
線上:3月至6月底,我校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參加中心校召開的相關會議,其中各校匯報工作5次,推進會5次;微信王菲名師工作坊討論6次(微信打字討論—微信語音討論—CCTALK會議直播討論),剛開始就一個話題在微信里討論,打字不是特別方便,干脆用語音;后來發現語音太混亂,你一條我一條一會就找不著了;于是就想CCTALK直播上課都那么好,開個線上討論會是不是能解決前面的問題呢?每一次每一種方式的改變不僅是技術上的轉變,更是思想上的前進。
中心校專門邀請王菲老師、商丘市梁園區謝集鎮王二保小學李志磊校長在CCTALK義馬新起點給我們全體新區教師分享了《如何成為合格的助教》、《村小開啟全新網絡時代》,受益匪淺。
線下:盧氏縣教研室王群力主任為新區教師做互加專題報告。王主任把盧氏互加工作的具體做法和成果向我們進行了展示,并就新區互加工作提出了建議,和與會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互動;兄弟學校來我校學習、新區一行人到洪陽中心校交流學習并現場討論CCTALK怎么用?用在哪里?我校張紅紅老師提出根據不同的用途采取不同的錄制方法,甚至以后的家校公開日活動就可以通過CCTALK來進行。
我校范圍內互加工作小組多次召開互加會議討論,總結,發現,學習。其中為了準備6月7日由我校在cctalk義馬新起點主持的工作總結,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為了讓總結會議開出新高度,全校教師總動員。參與直播的老師n次試播,n次討論,n次反思,n次改進,直播中我校23名教師除了請假的2名教師外其余全員參與、認真聆聽。
6、檔案整理再學習
王菲老師建議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個有心人,善于記錄、善于發現從而得到提高。在王新倉校長和范崇德書記的精心籌備下,每一步的行走都留下了珍貴的紙質和電子資料,見證了工作逐步規范和完善的過程。每次活動,我們都會通過美篇、簡書、小年糕、相冊、手賬等越來越多的形式展現,老師們在學習、分享和交流的過程中漸漸領悟到互聯網思維,教師素質在循序漸進的提高,創新意識明顯增強。在記錄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批樂于奉獻、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德藝雙馨的教師,為學校后備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一路向陽
? ? 互加一路走來,一路向陽,似乎身邊的負能量也漸漸遠離了。
1、正能量引領
工作中,中心校領導非常注意過程性指導本著互加工作“四可”原則,分批組織教師到新安縣、三門峽等地學習互聯網知識。
2017年6月30日,三門峽市教體局組織召開的“河南省三門峽市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案例研究研討現場會”在義馬市新區千秋學校隆重召開了,這是一次信息化工作總結和推進的空前盛會,來自三門峽地區各縣市區的領導一百余人聚集到千秋學校的校園里,滬江首席教育官吳虹校長親臨現場指導工作。三門峽市教體局金銳副局長和高超杰副局長也蒞臨會場進行了重要講話。“互加計劃”項目負責人陳嘉誼老師進行了技術指導。三門峽市電教館高占云館長和王偉副館長也來了。來自三門峽各縣區的教育部門領導、校長就三門峽地區整體推進互加教育發展重要項目合作進行交流和切磋,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
2、互加美麗鄉村來了
暑假來了,互加美麗鄉村也來了。暑假,滬江通過互加美麗鄉村(20170901)群給我們提供了《掌握雙師課堂教學技能》、《如何成為閃亮的網師》、《美麗鄉村小學案例分享》等干貨,無疑為教師們的成長添上了一對翅膀。暑假學校少年宮豐富多彩的培訓班活動同時也結合CCTALK直播的方式進行著。《我是小講師》活動看著上面那些可愛機靈的孩子們給了我很大的靈魂觸動,為什么我們的學生不能那樣自信的站在鏡頭面前分享自己的知識呢?這學期高年級的老師就帶動自己班的學生,培養小講師,我們農村的孩子也可以陽光、自信。
3、一張公益課堂表
還未開學,滬江團隊便貼出了一張特殊的公益課程表。有三門峽快樂手工、夏加兒美術、微笑音樂、鯊魚公園科學課、少年派網絡素養、阿福童財商……這些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為農村小規模學校解決了師資短缺的困惑。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兩位美術專業老師除了正常的美術課,結合公益課表利用少年宮活動時間,跟孩子們一起收看網絡課程,孩子們不僅做了更多美麗的畫作,老師也從別人的直播課中吸取上課經驗,提升自己。我校張紅紅老師積極參與三門峽快樂手工課,并于2017年10月17日為全國的學生上了快樂手工直播課《紙球拼貼畫》。所以說一張公益課表,是對學生和老師的雙重收益。
4、青椒計劃
青椒計劃就是本學期滬江團隊組織的鄉村青年教師成長計劃。課程一開始,就是一道饕餮盛宴。北京師范大學的丁道勇教授的《好學好用的教育原理》還有王菲老師、朱旭東、錢志亮、張潔……全是教學大咖。9月份的《九宮格故事大賽》更是見識了更多的扎根在農村教育的一線教師們的感人事跡。跟這樣的一群人在一起,不進步都難。
5、超級多資源
豐富的資源,充實著老師們教學內容,也改變著教學方式,更加給孩子們帶來了陽光雨露般的滋養。各班早上收看彩虹花和閱課,老師隨時做好紀錄,反思,為自己的成長積累知識。學生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專注的眼睛充滿了對學習的渴望。學生們在彩虹花和閱課上被時朝麗老師深深的吸引著,爭先恐后互動,爭取上麥。各班學生自主上麥朗誦。張紅紅老師晚上八點讓學生在cctalk講題,充分鍛煉了學生。學生們上課變得大膽起來,敢主動發言了,敢提出問題了,六年級的學生還各個正當小老師呢。互加就是農村孩子的世界之窗瞧,孩子們臉上的笑容猶如向陽花含苞待放。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人才我們仍需努力。我們會一如既往的將此項工作堅持下去,將更多優質資源帶到課堂來,讓學生享受到與大城市同樣的教學資源,豐富校本課程。讓老師們借助互加,提升教學水平。創建四小的名師團隊,服務更多人。相信,在這一路向陽的互加路上,發揮互加在教學中的作用,精心呵護,讓向陽花開,花開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