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位圖介紹
位圖,也叫做點陣圖,刪格圖象,像素圖,簡單的說,就是最小單位由象素構成的圖,縮放會失真。構成位圖的最小單位是象素,位圖就是由象素陣列的排列來實現其顯示效果的,每個象素有自己的顏色信息,在對位圖圖像進行編輯操作的時候,可操作的對象是每個象素,我們可以改變圖像的色相、飽和度、明度,從而改變圖像的顯示效果。
這些信息有不同的編碼方案,在互聯網上最常見的就是RGB。根據需要,編碼后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位(bit)數——位深。位數越高,顏色越清晰,對比度越高,占用的空間也越大。另一項決定位圖的精細度的是其中點的數量。每平方英寸中所含像素越多,圖像越清晰,顏色之間的混和也越平滑。一個位圖文件就是所有構成其的點的數據的集合,它的大小自然等于點數乘以位深。
舉個例子來說,位圖圖像就好比在巨大的沙盤上畫好的畫,當你從遠處看的時候,畫面細膩多彩,但是當你靠的非常近的時候,你就能看到組成畫面的每粒沙子以及每個沙粒單純的不可變化顏色。
位圖的好處是,色彩變化豐富,編輯上,可以改變任何形狀的區域的色彩顯示效果,相應的,要實現的效果越復雜,需要的象素數越多,圖像文件的大小[長寬]和體積[存儲空間]越大。位圖比較適合表現顏色豐富有明暗變化和大量細節的人物風景畫面。
位圖圖片放大到超出原有大小時,各個像素點之間出現空缺,即使用某種算法填充,也會出現模糊鋸齒等現象,不如矢量圖精確。
常見的位圖格式有JPEG/JPG、GIF、 TIFF、 PNG和BM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