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終于出發去了北京,那是我們人生中第一次達到北京,懷著激動無比又敬仰的心情,因為覺得北京是一個非常神圣的地方。
28號凌晨4點20到達北京西站,然后匆匆趕車到達天安門廣場,去看升旗。但是當我們達到那里的時候,已經太遲了,只看了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當時看了一下手表,06:15分,我們真的是太慢了。廣場上有很多人迎面走來,但似乎都在慢慢的散去,和我們的方向相反。朋友說大概5點升旗,可能3點就要趕去排隊才能排到前面近距離看到,然而后來我們便沒有再去看升旗了,后來降旗也沒有看到,挺遺憾的;其實離開的那天,有很大的機會看降旗的,但是那天下雨了,便匆匆的從王府井趕往北京西站,去往下一個目的地。
28號上午,北京站9點的火車,被我們錯過,因為不熟悉北京的地鐵交通情況——人多,限行,嚴格的安全檢查。一切顯得是那么的倉促,很不幸的我們錯過了火車;9:02分,火車的出發時間,在地鐵上,我們似乎看見了火車呼嘯而去,心中一萬個后悔。在快要達到北京站的前一站,我們決定出站,換乘另一種交通方式,耗時2個半小時——60多站公交+20分鐘滴滴快車,終于到達目的地附近,然后打電話,老板出來接,迎來的是女老板的小電動車,馱著我們的行李包,到達她的農家小院,一個大概100平,3層樓的院子,集住宿、吃飯、夜市燒烤為一體的休閑場所。
在她的院子里稍做休息之后,吃了飯,做了規劃,便開始第二天的游玩行程。這里的老板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而這里是男老板在農家院里忙里忙外,招呼客人,不厭其煩地解決住客的一切問題;女老板樂此不疲地在外面招攬客人,宣傳自家小院。兩個人配合的很默契,各司其職,看起來也很和諧;而雙方年邁的母親也在幫忙經營。這樣的一家,在那里隨處可見,因為家家如此,自家經營住宿、餐館、燒烤,人手不夠的時候還是自家人放心,自家人盡心竭力。
由于交通不便,公交車一個小時一班的地方,大家都有自己出行的交通工具,而游客沒有,所以只能選擇滴滴打車。
我們們遇到的第一個司機A,是河北人,在北京銷售電腦,潛艇退役人員,挺厲害的,感覺別人的生活過的很好,利用自己的休假把北京以及北京周邊的天津、河北、山東都玩了個遍,還一直給我們推薦河北保定的白洋淀。他也是滴滴司機,自己駕車出行的時候,順便做單生意,還能把油費省了,去景點的時候也可以順便接客,別人這樣一種方式,也值得借鑒;做滴滴司機的時候,還能和不同的人聊天,了解到別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返程的時候我們遇到另一個司機B,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90后的帥小伙,在市區地鐵站上班,周末休假的時候回老家也順便接單,他的老家就是我們游玩的地方,著名旅游景區。他的車牌拍照上的是“蒙”,最開始以為是內蒙人,后來聊天得知是本地人,無奈才上的外地牌照并且花了小費才能買到外地拍照,現在似乎已經買不到了。——原來開牌照以“京”開頭的車主并不一定都是本地人,牌照不是“京”開頭的車也并不一定都是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