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先秦文學 1-4章

緒論

? ? 1.第一節:文學怎么起源的?

? ? 2.第二節:

? ? 3.第三節:先秦文學的特點和地位是什么?

~~~~~~~~~~~~~~~~~~~



第一章 上古神話

第一節:

? ? ? ? ? ? ? 1.上古神話的涵義:本質上說,是原始人類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維,對于自然、自身和社會想象出來的種種呈現和描述。

? ? ? ? ? ? ? 2.神話怎么產生?時代?

? ? ? ? ? ? ? 上古神話產生于史前時代

? ? ? ? ? ? ? 思維而言,是基于“萬物有靈觀”。

? ? ? ? ? ? ? 現實而言,是基于原始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

? ? ? ? ? ? ? ? 3.上古神話的傳播方式?

(1)儀式表演,圖像刻畫,口頭講述。

(2)沒有專門的著作記錄,今見的是后代的史傳。

著作有提及多的有:《山海經》《楚辭?天問》《淮南子》

零散記錄的有:《詩經》《左傳》等

(3)《山海經》記錄較多上古神話的著作。

第二節 了解神話人物和相關事跡

一:女媧創生和再生神話?

女媧創生:創世和造人。

再生:煉石補天

二:

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自然力人格化)

三:射日,治水,---人與自然的英雄神話

四:黃帝,蚩尤的戰爭文化

第三節:

1.上古神話的主導精神?

首先,在人與自然的神話主題中,大多凸顯人的作為和主動精神。

其次,神話人物而言,不論是自然神、天神還是被神話的人間人物,都被賦予了救苦救難的神圣使命。

再次,在面對困境、災難、

挫敗時,堅韌不屈的精神被張揚。

最后,“鯀禹治水”,在與自然抗爭中前仆后繼、生生不息的世代相承精神。

2.上古神話的藝術特征?

? ? 1.詩性思維,

? ? 2.超現實為特征的浪漫主義文學范疇,

? ? ? 首先它賦予自然予生命,賦予天界以人境,賦予人神以幻變,從而創造了種種離奇形象和境界。

? ? ? 其次,是它夸張描寫的大膽和無羈。

3.上古神話的文學影響?

? ? 首先,神話素材、典故及原型被借用和化用,以構造新的神異和離奇

? ? 其次,神話天然神奇的想象和自然形成的擬人夸張被后世借鑒,以有意進行幻化夸誕的全新創作。? ? ?

~~~~~~~~~~~~~~~~~~~



第二章? 殷商西周的書面散文

第一節? 甲骨文和銅器銘文

? ? 1.最早成系統的文字文字材料

? ? ? 甲骨文和銅器銘文

? 2.殷商西周的書面散文形制和典籍?

? (1)祭主廟號的標識,《毛公鼎》

? (2)記述事件,采用韻文形式

? ? ? ? ? 《虢季子白盤》

第二節? 《周易》中的“卦爻辭”

? ? 1.成書——殷末周初

? ? 2.人——周人所作

? ? 3.表現的文學意味?

第三節《尚書》中的殷周之文

1.殷商西周真正形成文章形制的是?

《尚書》中的殷商之文。

2.中國第一部散文總集:《尚書》

3.《尚書》的價值:涉及堯舜及夏商周三代史實的記述文字,可以看到上古時代一些重大事的歷史情況和看到西周時期的政治思想和觀念意識。

4.《尚書》記述的偏重和文學特點:

偏重:記言和敘事,記言多。

文學特點:

? ? 1.現場誓師,訓誡的記載,人物說辭語氣逼真,富于現場感。

? ? 2.所記人物說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開始講究說理藝術。

? ? 3.用比喻說事頗為貼切生動。

? ? 4.注意使用歷史事實,并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

~~~~~~~~~~~~~~~~~~~

第三章 《詩經》

第一節? 《詩經》的結集與流傳

1.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2.《詩經》分為哪三部分的音樂分類?《風》《雅》《頌》

第二節 《詩經》的內容和情感

1.《詩經》中典型的祭祖詩是?《周頌》,歌曲配合舞蹈,主要抒發感戴之情。

2.《大雅》中有周族“史詩”之稱的是?《生民》《公劉》

? ? ? 《緜mian》《皇矣》《大明》

3.農事牧獵詩,典禮宴飲詩,怨刺詩和諷刺詩,戰爭徭役詩,思婦詩,《國風》中的婚的婚戀詩

第三節 《詩經》的藝術特征

1.《詩經》的基本創作方法是什么?寫實,即樸素實在的抒寫現實人生。

2.為啥說詩言志?!对娊洝分斜憩F情志心理之詩占比重。

3.《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4.結合《詩經》的藝術特點,思考它與音樂的關系?

1-篇章整齊,回環往復,富于音樂之美。

2-用韻形式豐富多變而有則,總體呈現頓挫和諧的音樂格調。

3-《詩經》多用重言和雙聲疊韻聯綿詞,在聲音上給人以純真悅耳和婉轉鏗鏘的美感。

第四節 《詩經》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1-《詩經》的地位?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作為詩歌之祖,且兼經學與文學的雙重“身份”。

2-影響1-《詩經》所歌所詠,成為后代創作各種題材之“祖”。

2-情感表達中的獨特構思,多被借鑒和化用。

3-其詩句詩思詩境,常作為典故被用于全新的創作。

4-其對篇章,韻律的有序追求,在后代辭賦,五七言及格律詩那里得到回響。





第四章? 《左傳》與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散文

時代:先秦散文到春秋戰國之際

類別:諸子散文(議論說理)

? ? ? ? ? ? 歷史散文(記述描寫)《左傳》《國語》《晏子春秋》《戰國策》


第一節? 《左傳》

1-《左傳》全名是?《左氏春秋》

2-《左氏出書》是一本什么樣的書?一部系統的編年體史著。

3-《左氏春秋》記述了什么?該書詳細記述了春秋時代發生于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一系列事變。

4-《左傳》的敘事藝術是什么?

1-對史料的有機熔鑄和它的敘事結構。(敘事手段:全視,倒序,插敘,補序,預序,伏筆,照應等)

2-不止限于史述之筆,而是對某些典型事件及其發展過程充分展開進行描寫,為讀者呈現具體、生動的情節、形象、場景和畫面。

3-有些描寫已經超出史著實錄,間涉虛構,幾近創作。

5-《左傳》的語言?

語言省簡、精準,善于抓住事物特征和最富表現力的對話、動作進行刻畫。


第二節? 《國語》《瑣語》《穆天子傳》《晏子春秋》

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1-《瑣語》和《穆天子傳》的共同性和差異性?

共同性:均是敘述史實和人物活動的歷史散文著作。

差異性:一為“語”,一為“記”,都有各自的特點。

《瑣語》是一部記述歷史人物軼聞趣事為主要內容的國別體雜史著作。大多篇幅不長,但全部為敘事體,有故事,有人物對話、表情等描寫。

《穆天子傳》專記周穆王巡游之事,體式似史官隨身作記。


2.

(1)《國語》的文學表現?

分國記事,雜記西周中期到戰國時期初年,八國人物、事跡及言論,是第一部國別史著作。

(2)地位影響?

1-第一部國別體史料著作,為后面的《瑣語》《戰國策》等同類著作所取法。



3.1-《晏子春秋》的文學性質?

一部專記晏子言論行事的故事匯編。

3.2-晏子故事的藝術特點?

重在擬言,用晏子事跡模擬說辭,說辭太多長篇大論,書面語言色彩較濃。

第三節? 《戰國策》

1-《戰國策》的文學表現形式?

1-一部國別體史書,記述戰國時策士說客活動及辭說為主要內容,記事各自成篇,實為歷史故事匯編。

2-《戰國策》的語言藝術?

藝術特點:人物說辭的妙絕和魅力。

說話藝術特點:善言巧譬,話鋒機敏睿智,也使言談形象生動。

具體表現:對話的攻,感,解,喻各個方面。

1-攻是工于進言,設法克服人君、貴卿的漠視、拒聽或逆反,使對方能聽或聽進說理分析。

2-微言相感,針對對方特殊心理,以漫不經意之語點到要害,要其自忖(cun三)自悟。

3-巧說妙解,或巧在咬文,巧在心計。

3-成書時間與命名人?

不出于一人,但最后編次成書命名的是——西漢劉向

4-《戰國策》的敘述描寫特點?記述具體完整,情節曲折有致。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