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朋友說自己不太會聊天,也不知道該聊些什么,總是在三五句寒暄后就沉默不語了,也因此不太喜歡出去社交。
是什么讓我們覺得自己不會聊天,又是什么能打開我們的話匣子。我曾因為好奇去到一個熱鬧的地方,看大家是如何將話題進行下去的。
經過一個下午的觀察,會發現會聊天的人都有三個特征。有話聊,有笑聲,有回應。然而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在作家渡邊龍太的《即興表達》中詳細地寫出了即興應該如何做。他通過7個不等式告訴我們該如何打破尷尬,還介紹了10種思維方式和10個交流技巧,讓我們找到表達的一些竅門,拿來就能用。
01 學會制造話題而不是等待話題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習慣等待別人主動發起話題,也不知道如何找到一個較為恰當的話題來一起聊下去。于是乎,大家在等待中安靜而焦灼地度過了一個下午的時光。
等待別人先開口,或許能很好地避免暴露自己不太會聊天的短板,然而也會因此失去一些機會。等待有時候可能并不是因為我們不會聊,而是缺乏立即行動的勇氣。
當在不太了解對方時,只有不斷地迂回話題,不斷地試探對方,你才會知道聊些什么。
學會主動制造話題,聊天是要聊起來才會有話可聊的,好的話題是聊出來的。
別等時間悄悄流逝,學會主動制造話題,尬聊也就不存在了。
02 不要吝嗇你的贊美
你有沒有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不管別人說什么,TA總會習慣性地懟回去,甚至說一些夸張的話語來反駁TA不認同的觀點。
我之前就是這樣的人,總是一語終結話題,遇到自己認為他人說錯的地方,一定會較真地爭個輸贏。卻從不夸贊別人說得好的地方,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讓身邊的同事朋友都不太愿意和我相處。
最近才明白,夸贊是最美的語言,當別人聽到夸贊的話時,會感到開心,甚至會因為這個夸贊接近彼此的距離。
不再吝嗇你的夸贊,因為它不會讓你有任何損失,甚至能讓你收獲意外之喜,
在夸贊時,要真誠,是發自內心的想夸贊;要夸細節,而不是一句籠統的“你真棒!”就結束了。
03 照顧好對方的情緒
我們常常提到,在聊天的時候要學會察言觀色,注意他人的反應和情緒變化。
當我們處于不同的情緒時,我們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開心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是不是積極開心的,聽的人也能感受到你開心的情緒;在情緒不太高漲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是不是平淡無奇,沒有什么起伏;當你難過傷心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是不是也偏向難過傷心,甚至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語。
這就是情緒的力量,不同的情緒帶給他人的感覺不一樣。因此在聊天時不僅要留意他人的情緒。這讓我想起上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天,我當時在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好消息和變化,因為越說越興奮,絲毫沒有留意到對方已經對我的話有些不耐煩了。甚至已經流露出明顯的不高興的情緒。
可是我正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壓根沒有留意到對方的情緒變化。結果如你想像的一樣,朋友突然站起來說自己還有事,就匆匆離開了。留下一臉茫然的我。
別只是自己講得開心,也要讓聽得人感覺到開心。
學會留意在對話中對方的情緒變化,做一個會察言觀色的人。
其實會聊天并不難,學會這三個方法,你也可以輕松自信地和他人聊天,和尬聊說拜拜。
會聊天是一項技能,需要長期堅持練習。《即興表達》一書中還介紹了許多實用的技巧,不妨翻開看看,一起做一個會表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