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珞寂朵
巴塞羅那,一個比首都更受游客歡迎的城市。作為加泰羅尼亞大區的首府,西班牙最受歡迎城市之一。在我心里,它不比馬德里的熱情與溫暖,卻多了些讓人沉迷的動感。
不談那里的人,只聊聊高迪的那些建筑們。讓人一眼就傾心,數看卻不生厭的曲線們。
待天色漸漸由淺藍轉向深色,看一看燈火輝煌的夜景。隨風飄過,聽一聽白鴿抖動翅膀的聲音。
第一回來這里是三年前,那時只看了圣家族教堂。聽著中文講解,抬頭看著與眾不同的設計,記憶尤深。
來歐洲,教堂看得最多。大同小異,走馬觀花。記住了幾家聲名遠揚的,忘記了其他大半。說不上喜歡哪座,卻一眼就愛上了巴塞羅那的這座。
三年的匆匆一瞥,心里對高迪的其他作品心癢不已。于是,今年年初,便故地重游。
【下文中若有對建筑學及美學不嚴謹的言辭,望指點一二,感激。本文僅代表個人意見。】
巴特羅之家
趁著蘭布拉大街自由活動,沒去買買買,和同行小伙伴來到了這里。斜對面有個LV和CHANEL,門口排起了長隊。奢侈品店為了服務體驗,一般都會限制人流。作為歐洲最溫暖的國度之一,二月初在店外還是有些涼意,畢竟巨大的店面擋住了暖意的冬日。
我們還未過街,便被吸引。遠觀才能拍全景,我未動,小伙伴已經不在身邊。她機智地找了個無遮擋的位置,手機橫來豎去,也不知拍了多久。
信號燈發出倒計時的聲響,我拖著她,急匆匆地跑向對面。
買票的地方基本沒有隊伍,接受現金以及信用卡的支付方式。
票價含最新的VR講解設備。拿著和手機一般大的機器,戴上耳機。等到你走入各種房間,便會在屏幕上浮現出動態的效果圖,耳機里也會同步響起各種語言講解。
這座公寓并非高迪所建,但是從外到里的設計卻是出自他之手。打破了常規建筑的樣子,公寓的外觀就能感覺到一種不羈的個人風格。
我拿著設備,戴著耳機,慢慢地挪上頂層。按照序號,從房間的角落走到中央,再進入下一個房間。不想錯過每一處的創意與故事,看著屏幕里,那動態的設計靈感,贊嘆不已。
最后走向房子的頂層。原來一開始看到房頂最左側的,是高迪手中的“十字架”。立體的設計,讓宗教多了些親近感。
米拉公寓
和巴特羅之家,隔了兩條街的樣子,走走很近。與前者不同,米拉公寓是高迪設計并建造的。從巴特羅之家的改造,再把激發的靈感全迸發在米拉公寓上。
時間有限,故沒有入內細細品味,算是此行遺憾。
與巴特羅之家彩色斑斕的外墻不同,米拉公寓就單調許多了。乳白色的墻體,如波浪起伏的曲線。仔細看來,沒有一處直線設計。在街角,它是那么獨特。雖與兩邊的建筑略顯格格不入,會吸引著一波波后人駐足,嘆之神奇。
就像在凹凸不平的鏡面里,看到的建筑一般。動態的建筑之美,忍不住讓人想一探究竟。
奎爾公園
這原本是居住區,現在漸漸變成了人潮涌動的公園。每一處建筑,都融入了高迪的設計。
本來是打算售賣,無奈離市中心太遠,富豪們也不欣賞這樣的建筑風格。最后僅出售了十六分之一罷了。
好在這樣的建筑,最終還是保留了下來。這里儼然一個童話中的世界,想象力像是魔法一般揮灑著。
這時,天上的云層漸漸厚了起來,風也不住地肆虐著。中心廣場的白沙,被風吹起又落下。我們從最高處眺望著下一站——尚未完工的圣家族教堂,然后拾級而下。
出口處的兩棟建筑,一看便是出自高迪之手,就像是縮小版的巴特羅之家。
不時飛來的鴿子,低頭踱步,有時看到食物,飛快地跑過去,頭猛地一落。有時左顧右盼,聽到同伴的召喚聲,展翅飛翔。
圣家族教堂
始建于1884年,保守估計將在2050年竣工。這是一座未完成的教堂,也是高迪去世前最大的遺憾。
輾轉經過五代設計者,無疑都是根據高迪生前的設計作品與靈感,盡可能地接近他的想法而建造。
時隔三年,透過肉眼,依舊能看出一些不同。近幾年的建筑與高迪去世前建造好部分相比,新舊還是很明顯。離截止之期越來越近,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它會不會一夜間竣工。這,始終是個謎。
走進教堂里,高聳的空間以及良好的采光,都帶給我們一個不一樣感受的教堂。
如童話般的設計格局,仿佛讓人忘卻了置身于教堂中。若不是抬頭所見的耶穌像以及神圣的十字架,連彩色玻璃都和別處不太一樣。
它是高迪未完成之作,細節之處仍透露著他的靈感。教堂外,三處立面代表著誕生、受難以及尚未完成的榮耀。在進入教堂前,有一處模型,是全部完成后的教堂預覽。只不過,誰又能保證,會不會發生改變。
對于教堂,我最愛的是彩色玻璃。這處并非最宏偉、最豐富的,卻是最自然、最多彩的。
因為建筑的線條,彩色玻璃上的人物被分割,對于我這種不信教的人來說,無疑便是感受它的色彩變換了。
猶如彩虹般,顏色漸變。一側藍綠冷色調,另一處卻是溫暖的紅橙色。
看著教堂外的浮雕,若是信教之人,應該能看上很久。一個個人物都有著相對應的故事。誕生立面出自高迪之手,受難立面則是后人根據高迪生前設計構想建造的。
晚餐,選擇在奧林匹克港附近的餐廳。
來西班牙,不得不試當地有名的海鮮飯。不過,國人應該是吃不慣,因為飯和海鮮都是燜出來的,所以海鮮熟透了,飯還是有些夾生。
好在國人去的次數多了,這里的餐廳也知曉了我們的喜好。吃起來,飯還是全熟,不粘牙。
飯后,來到巴塞羅那西南的蒙特惠奇山,坐車登頂后,俯瞰即將夜幕下的城市全景。
身后是巴塞羅那國家宮,1929年舉辦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展覽館,現在則是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
下山后,慢慢從哥倫布廣場走到舊港。高聳的紀念碑在夜幕中格外醒目。
舊港停靠的游艇不多,不比之前的奧林匹克港。海鷗停在水面上,微風拂面。橋上時有人走過,海鷗低空回旋后再回到水上。
這次在巴塞羅那,待了一天半。還有半天去了法西交界處的安道爾公國。
整一天詳略地欣賞了高迪的四件作品。小半天感受著巴塞羅那的夜景,吹著涼涼的海風,聞著空氣中咸咸的味道。
還是有些遺憾,有些不舍。
這樣,我還是會再來。
想看更多城市記錄,歡迎關注城里?
「保留所有權利,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