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參考的是錢穆的《論語新解》以及傅佩榮的《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綠窗幽夢參考的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編會每天推送一則論語,與大家一起學習《論語》。歡迎大家關注,并一起學習《論語》。大家如果對每日的論語學習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討論。
今天學習《論語》雍也篇第六則。
1、原文
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2、譯文
錢穆白話試譯
先生評論仲弓說:“一頭耕牛,生著一頭通身赤色而兩角圓滿端正的小牛,人們雖想不用它來當祭牛,但山川之神會肯舍它嗎?”
傅佩榮注解
孔子談到仲弓時。說:“耕牛的后代,長著紅色的毛與整齊的角,就算不想用它來祭祀,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周代崇尚赤色,所以選用紅毛牛。耕牛可以耕田,用來祭祀卻不夠資格。孔子的意思是,像仲弓這樣的學生,好比耕牛的后代,出身很平凡。但是他長著“紅色的毛”和“整齊的角”,這種“牛”就是要用來祭祀的。他不為自己活,而是為了替大家服務以及和上天保持關系。人才不應問出身,只問杰出不杰出。仲弓屬于國家的人才,自然應該出來為國家服務。
本章的寓意很明顯,孔子說這名學生將來在政治上可以能有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仲弓在德行科名列第二,這表示他是以卓越的德行表現而受到孔子的肯定。
3、綠窗幽夢學習心得
犁牛是指耕牛,按照古代祭祀之禮,耕牛是沒有資格來當祭祀的牲口的。“骍”“角”分別指“赤色”和“角周正”,這兩個是周代選擇祭祀之牛的標準。孔子在這里的意思是,耕牛之子如果長得符合祭祀的標準的話,即使人們不愿意用,但山川河流之神也不會舍棄這樣的一個祭祀品。據史料記載,仲弓之父應該出身微賤,如果用傳統的等級觀念來看,仲弓也不會被欣賞。孔子卻不為等級觀念所限,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君子亦如是。
4、弘丹學習心得
“犁生骍角”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犁生骍角”就是出自此章。
錢穆先生在注解里寫到,孔子只言才德不系于世類,固非斥父稱子也。
在雍也篇第一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說:“雍可以出任政治領袖。”古代政治領袖的座位是面向南方的,這里是就冉雍(仲弓)的德行與能力而言,所指的應該是擔任卿大夫。
說明雍也就是仲弓,說明仲弓的德行和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我想孔子說這段話是想說明英雄不問出處,不必因為出生不好而覺得自卑,如果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出色,依然可以有所作為。
后半句“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是說如果你有非常好的德行和能力,就不要太過謙虛,也不要推辭了,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