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旅行途中,突然想宅著不出去的經歷?
旅行的真相是,不論你走多遠,遇到的仍是舊自己。在家宅的,出門在外也會突發,復發,周期性發作。
從13號到21號,這是我滯留威海的第9個夜晚,期間沒有出旅館一步,連樓梯都沒下過。這么多個日夜,時間都去哪了?我把自己沉浸在,麻痹在各類小說,娛樂節目中。每天晚上我都對自己說,明天一定要走了,然而到了第二天,總想著先看完剩下的半本小說,或者先洗個頭,就這樣挨到中午,感覺已經趕不及12點前退房,又再逗留一天,再次下決心,明天一定走。
這個拖延癥,掉鏈子的毛病,大概從小假期末尾趕作業就埋下了禍根,到大學猖狂到極點,工作后稍有收斂,離職后又舊病復發。
如果這是埋伏在我身體里的病灶,那什么是觸發它的病因?失落,自我否定,想偷懶一下的心情,或者還跟姨媽前后激素紊亂也有些關系?o(╯□╰)o
享受孤獨
出門在外,特別是離職后長時間出行,孤獨是我首先要學會享受的。
朋友圈,在出發前是最熱鬧的,所有聽到出行計劃的人,都會或羨慕或好奇的來一句,那時大家仍在同一個世界。
旅行途中,是不好每天發朋友圈的,一個人家不愛看,另一個人家看了不回復,自己也是不好受的。
出來2個月,到而今,是差不多生死無人問的程度了。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換位思考,如果我在上班,也是沒空去想一個在外“逍遙”的朋友的。
(關于孤獨,插一個心酸又好笑的事,獨自玩了一個多月后,有一天跟個妹子搭伴一起玩,路上也就些正常交流,偶爾多聊幾句,居然發現喉嚨啞了……)
享受孤獨除了死撐著,大叫幾聲“我享受↑”以外,大概是要創造出些點子來的,例如在微博或者豆瓣上,跟陌生人或者只是跟自己聊聊旅途見聞。
接受自己
自我否定是一件很打擊士氣的事。原來在自己心中自認為有一米八,突然濃縮到一米二,雖然是自己下的手,但那慘樣連自己都看不下去,逃避是下意識的反應。在打擊過后,認清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某一方面就是存在缺陷,就是不如人,然后能拔高拔高,還是比不過也不用沮喪,不要以己之短克人之長。
克服懶惰
人最大的幸福感來自于自我控制,控制作息,控制體重,控制自己的決定。所以要給自己定規矩,訓練自己。例如,休息可以,不能超過1天,具體標準取決于你想要達到的目標。當然也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分步完成,允許犯錯。
永遠不要為逝去的時間哭泣,因為當你哭泣的時候,時間又從你掩面的指縫中漏出去了。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只要還活著,剩下的時間便全是機會,而放棄就是不戰而逃,注定失敗。
死宅自救方法,大概是要找出自己想宅著的內在原因,逐個攻破。當然第一步,是要把自己從自我麻痹中解救出來,例如看小說之于我。記住結束死宅的第一步僅僅是打開門!當然條件允許的話,有人協助就更好了,雙人或多人出行的話,人家搭把手就把你拉出去了,哈哈哈。。。
2017年8月22日凌晨
威海新主題青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