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剛看了篇文章,覺得甚是有趣,題目就叫《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是說有一個“驚人院”開業(yè),有免費的床鋪體驗,去體驗的從科學家到文學編輯,流浪漢等各色各樣的人都有。去到“驚人院”之后的人覺得那里簡直就是一個天堂,免費的食宿、空調(diào),還有人照顧著,吃穿用度樣樣不缺,所以待了一個星期左右大家都不想出去了。直到第一個想出去的人受到了阻礙,大家才看清合同上的第二十一條:“只有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的人才可以出去”,所以小說家寫起了小說,科學家證明起了定律,流浪漢談起了詩和遠方,只有234號床的那個真正的患者什么都沒有做,像往常一樣喝茶,看書,睡覺。最后那些積極證明著自己的體驗者們越來越焦慮,越來越崩潰以至于最后成了真正的患者,而234號床的精神病人卻順利離開了“驚人院”。

其實從體驗者們積極證明著自己不是精神病人開始我就看到了結(jié)局的走向,因為沒有一個正常人會去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就像馬云不用證明自己多有錢一樣,記得在一個采訪節(jié)目中馬云說自己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拿過工資了,他從來不碰錢。看看,有錢人想做的都是如何證明自己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有錢,而那些帶著大金鏈子,鑲著大金牙,左擁右抱著年輕貌美女郎的暴發(fā)戶們才時時刻刻想著如何炫富。

村上春樹在談跑步里提到當初他開始寫小說可不是為了證明他能成為什么小說家,我猜測可能是到了那個階段了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都到了一定程度,閱歷也夠豐富。他是為了成為他自己而開始寫小說的。我很喜歡他書里說的一句話:“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么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jié)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么也長久不了”,我們是為了過自己的生活而長存于世,而不僅僅是為了向別人證明我們是個正常人。那樣用力地去說服別人、去取悅別人的結(jié)果往往只有別人不斷加深的質(zhì)疑和不屑。

還有一點體會是慢節(jié)奏的生活才能帶來更長久的原動力。就像你喜歡吃一盤菜你不需要一下子就全部吃完,你喜歡一個人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粘在ta身邊一樣。太快的囫圇吞棗帶來的往往不是什么美好的體驗,就像一個人喜歡看書,但他并不想一天就看完所有自己喜歡的書,我喜歡寫作,但也是跟隨心情起伏去寫,沒有壓力也沒有急功近利,所以我寫了很多很多年,也還會繼續(xù)寫很多很多年記錄心情和生活的文字。等到白發(fā)蒼蒼時再去翻閱曾經(jīng)筆尖觸動時的那一瞬間心動。

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呢?我想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的人都應該算正常吧。不過我也許就是那個不太正常的腦子,不然怎么會認真思考起這個問題呢?!突然想起蔡瀾先生原來思考過如何選擇最好的死亡方式這樣類似的問題,我就覺得仔細思考思考這樣腦洞大的問題也是尋找生活樂趣的一種方式。蔡瀾先生說想選擇吃相生相克的食物來毒死自己(冷汗ing)。那如果讓我來思考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這樣的腦洞問題,我可能會選擇就安安心心做個精神病人吧,不過也有時間限制,時間太長容易忘記自己的本質(zhì)是個正常人,所以先和家人、醫(yī)院簽個協(xié)議,每次做精神病人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年。

哈哈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