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中國式眾籌》講師培訓,一天的燒腦,感受到極大的沖擊。之前在整理PPT的時候就感覺對于中國式眾籌的理解和掌握沒辦法融會貫通,很多概念只停留在"知道"上,甚至沒辦法達到理解。盡管從去年七月參加培訓學習到今天,堅持原創,寫了近20萬的文字,不過也就是文字而已,或許蘊藏些思想,但都只是想法而已。想起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講師們各自的呈現中,能夠明顯感覺有做過項目和沒有做過項目的區別。有踐行的,在對于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上要強得太多。而且娓娓道來也更能夠勾起聽眾的興趣。正如余大洪老師在點評中強調的:要有案例和故事,案例和故事要和自己有關系。若只是照搬他人東西,子斌師兄切身體驗過來是:沒有靈魂。由此也更加能夠體會楊老師年會三個小時不間斷高語速的講解。那得是多長時間的積淀呀,而且都是實打實在項目上的打磨成果。
同樣聯系我們在社區進行的《U型理論》的學習,因為參與了兩個組織變革的原型實踐,所以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更加深刻,同時也深刻感受一種理論落實到實踐的不易。何況《中國式眾籌》是完全來自實踐的理論升華。
由此更加堅定今年必須按照《中國式眾籌》的方法做一兩個案例,在實踐中去學習和領悟。中國古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兩句套用在《中國式眾籌》的實踐中最恰當不過。"歷事煉心,對境修行",且行且思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