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母親看病,母親拿著化驗單眉頭緊皺,說又變嚴重了,以前沒這么嚴重的,然后反復問醫(yī)生怎么辦,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不會惡化,這樣嚴重發(fā)展下去會不會得癌癥。醫(yī)生解釋了多遍:“只是一點小問題,不用理他”我媽追問:“不是啊,檢驗單上寫的不正常啊。現(xiàn)在不治療會惡化的呀?!?/p>
“要不要手術呀?”“要不要吃藥呀?”“我擔心得癌癥,到時候幾痛苦呀,治都治不好嘍?!?/p>
我媽前幾天去醫(yī)院初查,回來兩天都沒睡好,她說她看了某某癌癥的情況,好痛苦的啊~她好擔心自己的癌癥。
可醫(yī)生說她沒什么問題……
這典型的是擔心引發(fā)焦慮啊~
我很能理解媽媽的心情,她害怕,甚至恐懼疾病,衰老,死亡。
我曾經(jīng)也很恐懼,那時我對生命有太多期待,而且很完美主義,我覺得我應該活得更久,我應該每天睡十個小時,我應該達到某種狀態(tài),我應該更加美麗……但現(xiàn)實永遠不可能和想象完全吻合,一旦現(xiàn)實滿足不了期待,人就容易焦慮。而現(xiàn)在我卻一點也不懼怕死亡,沒有任何一個定論告訴我們,任何人都可以長命百歲。每個人有個人的命運,說不準,明天我就丟了我的命,who knows?
我開始思考,我為什么要活在這個世界上?
真的到了12點就應該吃午飯嗎?
真的到了晚上就要睡覺嗎?
真的一定要結婚嗎?
真的一定要生孩子嗎?
我們很容易理所當然的接受這些主流價值觀。但如果在現(xiàn)實中遇到問題,我們會很難接受,我們很容易焦慮:“怎么會這樣呢?”
但如果我們真的想清楚這些問題的本質,而不把是“拿來主義”似的接受,我們不會那么苦惱。
就在我思考“我為什么活著,我活著的意義”時,我就不再害怕與焦慮了。
我活著絕不是為了吃、睡、結婚、生子的。那我可以做什么呢?
讓我的存在有一點點價值。
對身邊的人,對社會,對地球有點價值。
我的價值絕不取決于我生命的長度,一個人只要對周邊產生積極的影響/價值,哪怕活一天也是值得的。
那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發(fā)揮更大的價值,就成了我的主要關注點。
當我關注生命的價值后,我不再焦慮,反而更珍惜每一天,每一秒。專注當下,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我可以做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