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你的孩子,你的學生,如果有以下情況,你要小心。什么情況?就是我們剛開學的時候,發下語文課本,他當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三遍,他能夠跟他的母親講語文課本里面的故事。我告訴各位:你這本課本就不要教了。怎么辦?明天再發一本新的語文課本,要不然你在浪費孩子的光陰。我們下課的時候,聽小孩子在他的朋友之間講話。他所講的話這么流利,所用的詞語這么豐富,如果它比我們語文課本還要更高深,我們語文課本實在是浪費他的光陰。他如果是在家里看電視,他看自己的課外讀物,如果那些知識更加豐富,詞語更加優美。我們卻還在教語文課本,我告訴各位,你在浪費孩子的光陰,你是有罪過的。我們應該知道,學了高度的表達,低度的表達自己就會,不要學。你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去教《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所謂的童蒙書。但是,要學《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詩》,就不如讀唐詩。唐詩讀好了,那些都不要學就會了。而且可以提升他的語文程度,但是與其教唐詩,不如教古文。古文會了,唐詩就會了,所以學唐詩,浪費時間。你若要學古文,不如學諸子百家。因為古文作家都是學諸子百家來的,學古文作家是浪費時間。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來欣賞一下就好了,不要那么努力去學了,因為他不值得你努力。你要學諸子百家不如學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學會了,諸子百家沒有不會的。四書五經里邊,以四書為標準,四書又以《論語》為開頭,所以中國人要讀的第一本書就是《論語》。這本書不讀,枉廢你是中國人。第二本書是《老子》。第三本書,隨便選,經史子集隨便選。我們在臺灣,我介紹第一本書讀《論語》。第二本讀《老子》。第三本書讀唐詩。唐詩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給他好玩。所以附帶讀唐詩,千萬不要那么認真教唐詩,那太小兒科了。好教材就這么選。
摘自王財貴教授《一場演講百年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