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故宮的大名家喻戶曉,? ? 然而這偌大的故宮還有故宮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為大家盤點了幾部制作精良,評分又高的記錄片,帶你走進故宮。
? ? ? 《我在故宮修文物》
這算是故宮最為人知的記錄片,講的是“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3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片中鐘表組的王津師傅,木器組的屈峰師傅等因他們讓人欽佩的工匠精神圈粉無數。(豆瓣評分9.3)
《故宮》
12集《故宮》將從故宮的建筑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殿建筑、豐富多彩,經歷傳奇的珍貴文物,講述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觸摸歷史跳動的脈搏,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因為是2005年的,所以畫質可能一般。(豆瓣評分9.1)
《故宮100》
《故宮100》講述一百座建筑的命運,一百座建筑中發生的不為人知的皇家故事。一百座建筑中有將近1/3比例的宮殿是平時不對外開放的,一般游客是無法進入參觀的。每集用6分鐘的時長講述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透過“看得見”的空間,將“看不見”的紫禁城建筑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加以演繹,為故宮創建一座超越時空的影像博物館。看完覺得長了很多知識。(豆瓣評分9.3)
《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盧浮宮與紫禁城是東西方文明的兩個有代表性的符號,本片以這兩大博物館為載體,從本土觀眾視角切入,強調文明之間并行同存的關系,把對不同文明的理解體現在藝術品的展示和欣賞上,體現博物館對人類文明共享與弘揚的責任。(豆瓣評分8.5)
《皇帝的秘密花園》
該片講的是故宮工作人員對乾隆皇帝倦勤齋的修復工作。它坐落于故宮東北角的乾隆花園內,這是乾隆當上太上皇以后的住所。倦勤齋,顧名思義就是倦于勤務、休憩頤養之地,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后“頤養天年”而預建的。這里是整個紫禁城內受后代擾動較少的大片園區,基本上維持著1776年竣工后的風貌,因而倍加珍貴。乾隆皇帝被世人公認為這個花園的最重要的設計人和使用者,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藝術大家,他晚年修建的這座花園體現著窮其一生對園林審美情趣的總結,締造了18世紀中國藝術的巔峰之作。倦勤齋中的大量工藝已近失傳,修復工作任重而道遠。(豆瓣評分8.8)
《故宮新事》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一個“故”字,將紫禁城昔日的興衰離合封存在了歷史的另一端。但故宮之中仍有新事——啟動于2016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讓這座古老宮殿內凝滯了百年的時間再次流動了起來。十八座古老建筑,兩千余件稀世文物,這樣一處梁宇繁雜的宮殿,將如何在故宮匠人們的手中復舊如初;五年的閉門修繕,又會有哪些隱沒在百年塵土下的秘密重見天日?關于養心殿,舊的故事并未結束,新的故事,正娓娓道來。這是2017年的新記錄片,目前只有一集(據說一年出一集),騰訊獨播。又能看見故宮的師傅們啦。(豆瓣評分8.9)
《故宮看門人》(故宮“看門人”帶你探秘未開放區)
嚴格來說,這不算記錄片,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一段演講視頻。單霽翔被譽為段子手院長,他以幽默的段子為人們講述故宮的工作和故事。但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他對故宮深深的情感。在演講期間,對故宮各處,各種類別的文物他真正的做到了如數家珍,上任以來干了許多實事,其工作的細致周到讓人為之動容。看完之后,真的很慶幸,能有這樣的人熱愛故宮,為之奉獻。?單院長的心愿很簡單:“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我是在b站看的,搜故宮看門人第一個就是)
《國寶檔案之探秘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北京,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國寶檔案欄目特別制作了11集節目探秘紫禁城,揭開皇宮中各處的歷史秘密,國寶檔案還有很多個系列。(豆瓣評分8.0)
《臺北故宮》
最后推薦一部臺北故宮的記錄片。《臺北故宮》涉及歷史和當代,重在展現中國上下五千年來人類文明的發展,以及歷史文化的流遷。臺北故宮保存著中國歷代帝王數百年來苦心積聚的千年藝術珍寶,是整個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縮影。《臺北故宮》告訴給你的不僅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還有一聲感嘆和很多的期待。(豆瓣評分8.8)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看的愉快!有其他好的片子歡迎推薦喔。(放兩張院長的帥照,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