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洪橋,典型的江南水鄉,鄉親們給水取了很多動聽的名字,漾、浜、港、蕩……承上啟下地圓融著。待到石榴含笑、梔子甜香、菖蒲劍指、艾草青青的時候,端午來了,水邊咚咚鏘鏘的鑼鼓聲響起來了,龍舟賽起來了。
那龍舟甚是壯觀。船身紅綢彩旗,獵獵飄動。船首彩色龍頭高高昂起威武無比,龍太子安坐亭中俏皮可愛,船后龍尾飛翹直指藍天。每船劃手八人,著裝統一,分左右兩排,各執槳板,鼓手在前,舵手在后。隨著急促的鼓點,劃手奮力揮槳,動作整齊,節奏分明。鼓聲咚咚,彩旗飄飄,浪花飛濺。岸邊人聲喧鬧,沸沸揚揚,呼叫聲,歡笑聲,鼓掌聲,吶喊聲,鞭炮聲,匯成一片,響徹云霄。
幼時,父親就告訴過我們,端午節劃龍舟,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屈原,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詩人,更是一位滿腔忠誠的愛國先驅,當美政思想懸在高崖,“選賢舉能”倡導不復存在,大統一理想成為夢幻,心中的君王也不再信忠興邦,一個高潔的靈魂在充斥妒忌和詆毀的混濁中越來越孤清寂寞。一部《天問》怎抵那頑固的銅墻鐵壁?他的失落是一個朝代的失敗,是楚國的悲哀。
在放逐江南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沒有放棄令人既牽掛又悲傷的楚國大地,而當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份透徹心扉的絕望。報國無門,千悲萬嘆,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從容地走向汨羅江,讓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煩惱和污濁,讓靈魂在激蕩中升騰。那是怎樣的心痛和悲壯!汨羅江咆哮的江水和奔涌的熱血一同匯入他的血管,從此,他的血脈奔涌不息,汨羅江水卻因收容了一個忠貞而高尚的靈魂變得清澈而有靈性。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邊貢《端午觀竟渡》)。屈原走了,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子。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一一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子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子。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就這樣,端午節因屈原而誕生,屈原因寄托了無限懷念和深思的端午節而常存。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以特有的方式撫慰著一個忠魂。
屈子在歲月河流漂走了,而《離騷》《九歌》等光輝詩篇,以及他留下的愛國憂民、堅持真理、不屈不撓的精神財富,成為人類文明長河中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留在中華燦爛的史冊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今有賽龍舟 聊以慰屈子
IMG_20170528_230003.jpg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海棠社第191社主題:屈原體裁:七律詩魁:劉小地副魁:飄然客 A 七律.端午節與屈原(新韻) 艾草清幽粽子炊,龍舟...
- ? 移除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們聯想到最多的民俗是吃粽子,劃龍舟。其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