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鄉下還都是黃色泥磚堆砌的房子,屋頂覆蓋著青灰色的瓦片,有時雨滴會穿過瓦片滴答滴答地落下,在地面上拍打出一個小水坑。
也許是鳥兒的錯誤,也許是草粒的選擇,瓦縫中生長出一簇簇綠色的植物。常年濕漉漉的天井也布滿了綠色的青苔。
叔叔伯伯還沒有分家,共同住在有天井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像一個四合院,東邊是四伯和六叔的廚房,西邊是房間有兩層,北邊是二伯和爺爺奶奶的廚房,南邊是鐵柵門。
小時候的我喜歡踩在鐵柵門上晃來晃去,像是蕩秋千,老舊的鐵柵門發出吱呀呀的響聲。
媽媽總會攔住我,不能這個玩,門會壞的。
老房子冬暖夏涼,炎炎夏天只要跨進大堂的門檻就能把悶熱的空氣阻隔在外。
小院子里有一口井,那時候還沒有自來水。一切的生活用水都靠自己打的井水供應。井水好神奇呀,冰冰涼的,地下仿佛一臺大冰箱,把全部的水都冰過一樣。
從地里摘回來的大西瓜,盛一桶的井水,把西瓜放進去,過一會就可以吃到冰冰涼涼的西瓜了。
很懷念過去的鄉村,那時候路還是泥濘的小路,房子還不是別墅式的水泥房。
傍晚時分,暮色四合,還能看見茅草屋頂的炊煙裊裊。夾雜著米飯香氣的炊煙從木質的窗口飄出,飄散在綠油油的稻田里。
村子里的小路上,能看到有挑擔的農夫,拿著鐮刀砍做回家的婦女,搖著尾巴在家門口等候的小黃狗。
暑假那會爸爸總會送我回鄉下住上一段時間,我跟著姐姐住。我念小學,姐姐上初中,無論是她的衣服還是她的英語課本都讓我感到新奇。
那些年電費還很貴,奶奶不舍得用電,在傍晚時分便讓我們吃飽飯洗好澡。到了晚上點上一盞煤油燈或者一根蠟燭度過長長的夜晚。
我還是見過煤油燈的,一根燈芯浸在煤油里,用火材劃過點燃燈芯,就能燃燒很久。要把煤油燈熄滅只需要蓋上蓋子阻斷與空氣的接觸,當時還小不懂,不然還可以體驗一把煤油燈下閱讀的樂趣。
你發現沒有,鄉村的人們總是很早就睡下了。沒有電視沒有電腦的時候,人們茶余飯后端一張藤椅在門口。三鄰五友坐在一塊看星星看月亮話話家長里短,等到9點就可以睡去了。
夏夜從稻田里吹來的風,清透舒爽。退去了白日里的燥熱,讓人平和寧靜。時常可以看到夏夜里在稻田上空飛舞的螢火蟲,小精靈們打著綠色的手電筒撲閃撲閃,蛐蛐蟈蟈躲在草叢中淺吟低唱。
姐姐拿來塑料瓶子,和我去外邊捉螢火蟲。雙手合十,掌心放空,一會就抓了許多。把白色的舊帳子當下,再把螢火蟲倒出來,它們在帳子里飛舞,一閃一閃的綠光美得無法言語。
靜謐的夜空不是黑色,是深藍色的。廣袤的天際沒有半點云彩,星星亮透無比,月光是白色的。沒有路燈的村莊都籠罩在白色月光之中,走在路上分不清哪里是水坑哪里是地面。
弟弟告訴我,地面亮的是水坑,黑的暗的是地面。上了初中才知道,這是物理學中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原理。
溪流里倒印著天空,水底生出一輪月亮。我們好像在天空上行走,把星星和月亮踩在腳下。當我凝視溪流,又會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突然掉到水下的萬丈天空里。
你有多久沒有看見如水的月光了?
老房子的屋檐高高的,頭頂有木頭的房梁,在房梁在搭幾塊木板就成了一間小閣樓堆放雜物。墻壁高處有一扇通風口,白色的月光從通風口爬上來,一道白色盈亮的光束流進房間里,還能看見灰塵在空氣中飛舞,用指尖去觸碰,皮膚被月光打成透明色。
裸露的腳踝處,有月光攀附。夜微涼,月如霜。
夜深了,村莊都睡下了。寧靜的夜里沒有車流沒有喧囂,只有田間的蛙鳴和黃狗不時地吼叫。風輕輕搖晃盛夏的樹葉,你睡得很甜很甜,夢里仿佛有糖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