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變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原題為" 啊!媽媽,我要告訴你"的十二段變奏曲。據說這首樂曲是1778年初夏,莫扎特停留巴黎時,為一位女弟子而作的。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有好幾個國家用不同的語言歌唱過。而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那首"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個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樂聲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著,讓我們陶醉在美麗的大自然里。
我們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明月當空,夜下一片寂靜,微風拂過湖面,往日嬌艷的蓮花已安然的熟睡于湖水中,不時有母親般溫柔的微風拂過湖面,使得夜空中頑皮的星星和螢火蟲在睡蓮叢中悄悄的頑耍、嬉戲。那是一個富有詩意的世界,一個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個像春天般溫馨迷人的世界。
上次分享課我們認識了五線譜、高低音譜號等。今天,我想通過這首小星星,帶大家一起來認識音樂世界里的7個小伙伴。
在樂音體系中,具有獨立名稱的7個音級叫做基本音級。這7個音級就是現在鋼琴上白色琴鍵所發出的聲音。
基本音級的名稱有音名和唱名兩種標記方法,每個音級的音名是用字母來標記的。唱名則利用讀音來表示。以C大調為例:C大調基本音級的音名從低到高分別標記為:C、D、E、F、G、A、與其對應的唱名則是do、re、mi、fa、 sol、la、si 七個讀音。
在樂音體系中7個基本音級的標記(音名和唱名)是循環使用的。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還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環往復。
音符們各有不同,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長度。
1、全音符:沒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時值都比它短,而且要以它為準。依次分為兩半。
2、二分音符:帶有符干、沒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長,等于全音符1/2的時值;
3、四分音符:帶有符干、沒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4的時值;
4、八分音符:帶有符干和1條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還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8的時值;
5、十六分音符:帶有符干和2條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還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6的時值;
總結而言,音符的符尾越多,音符的時值越短。
6、附點音符:符點是記在音符符頭的小圓點,用以增長音符的時值。如果一個音符符頭的右邊帶有一個符點,那么就表示此音符的時值在原來的基礎上還要再增加1/2。
比方說:二分音符是2拍,那附點二分音符就是2+1=3拍,點代表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
7、休止符:休止符是用于音樂的樂譜上,標記音樂暫時停頓或靜止和停頓時間長短的記號。休止符的使用,可制造出音樂樂句中不同的情緒表達。休止符的命名主要依停頓時間長短來命名,可分為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等。休止符也可以加上附點。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今天的作業,圖片上的這些符號,你們都認識了嗎?大家還可以把圖片中沒有的符號也加進去,把我們的畫作豐富起來吧!
彩色音符
黑白音符
高音譜號與音符
音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