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這個詞,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了起來,似乎滿大街都是文藝青年,似乎每個人都在崇尚著文藝的生活態度。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正真的文藝呢?我想,應該不是每天嚷著“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卻從來不沾鍋灶吧,應該不是每天曬著小清新的照片卻往來于各大夜場吧,應該更不是一邊在網站上發著“雞湯文”一邊身邊女友換個不斷吧。
? 正真的文藝,是骨子里透著的,是血液里流淌的,是無法偽裝出來的,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優雅。文藝的人千千萬萬,什么樣的都有,但他們一定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生活、愛自己。文藝的人總是如向陽花一般,迎著陽光,努力生長。
? 文藝的人對生活的熱愛程度是普通人永遠無法想象的,他們用自己最大程度的熱情和最認真的態度詮釋著什么叫做“用心生活”。筱琴是我見過的最熱愛美食的姑娘,有人說,那她一定是個“吃貨”啊。我無奈的搖頭,“吃貨”又怎么能夠和文藝搭上邊呢,吃貨是單純地吃而已,甚至有些吃貨連“會吃”都算不上。筱琴會吃會做,她不止在意每一種食材,而且尊重每一種食材。她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體現食材本身的味道,從不使用味精這類調味品。她也知道什么時節什么菜最好吃,從來不會買超市里的反季節蔬果。有人說,這樣的人未免也太矯情了吧。而我卻覺得,生活,就應該如此認真。筱琴如今還是單身,她總說:“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男人的胃?!笨上В莻€有口福的男人尚未出現,倒是我們這群閨蜜總是在周末跑到筱琴家去大飽口福眼福。筱琴做飯時總是非常優雅,圍一條碎花布的圍裙,滿心虔誠的對待手中的食物。如此這般用心做出的料理,又怎會不好吃呢?每次在筱琴家吃完午飯,我都不會急于離去,而是等待著她端上下午茶。一壺飄著熱氣的水果茶,一碟烤的黃燦燦的蔓越莓曲奇餅,我可以坐在她家的大飄窗下和她聊一整個下午。她告訴我:“以后我結婚了,房子可以不大,但廚房要大一點好一點,因為廚房是一個家最重要的地方。”這讓我想起我的父母,下雪的冬夜,母親總是煮一大鍋熱氣騰騰的羊肉臊子湯,搟好雪白的面條堆在案板上。我打電話給加班還未回來的父親,父親說,快回來了,已經走到巷口了。撂下電話的一刻,廚房里的母親麻利的將面條丟進翻滾的鍋中。幾分鐘后,父親的開門聲響起,母親的面條也恰好煮好,拿碗,撈面,舀上兩大勺臊子湯,再撒上碧綠的芫荽,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當父親洗完手坐下的那一刻,母親也總是剛好將臊子面端上桌。一家人圍坐在桌前吃著熱乎乎的面條,頭頂是暖融融的燈光,窗外是銀裝素裹的世界,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生活美麗的仿佛是一部文藝清新片……
? 如果把筱琴的文藝比作是冬日里溫暖的銀耳蓮子紅棗羹,那么穎兒的文藝則更像是夏日里的一杯加冰的莫吉托。筱琴的文藝處處透著溫柔,無論是做菜,記手賬,還是養多肉植物,做手工,每一樣都體現著她的細致。和她相處,我們總是不禁的被她的文藝所感染,就好像是寒冬里的銀耳蓮子紅棗羹,一碗下肚,暖了胃,更暖了心。穎兒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卻和筱琴的文藝完全不同。穎兒總是對人禮貌而疏離,偏又生的高挑又美麗,我們總在背后戲稱她為“冰雪女王”。但穎兒絕不是那種裝腔作勢的女生,也并不是高傲,她就好像一杯加了冰的莫吉托,可以給炎熱的夏日帶來清涼卻又帶著那么一點烈性,絕不是簡單地沁人心脾。穎兒專注的事情只有兩件——旅行和攝影。她是個非常獨立的女生,說走就走的旅行她一年能進行好多次。秋天時我看了別人給她拍得照片,不由得說了句“真文藝!”淺綠色襯衣塞在深色牛仔褲里,兩條腿筆直修長,套一件卡其色風衣,胸前掛著她最愛的單反相機。照片中的文藝氣息不是隨便找個人胸前掛個相機就能體現出來。穎兒的文藝也是骨子里的透著的,是一種氣質。只看一眼照片,你也能感受到她強大的氣場,你仿佛可以看到她走過的那許多路,照過的許多景。她從不愿意做一個“傻白甜”,她不斷學習攝影技術和ps技術,常常修片到深夜。所以我常說,穎兒的文藝是滲透在她每時每刻的專注中的。
? 文藝,絕不是你頭戴鮮花的在海邊拍一組照片,更不是你時不時的寫下幾句關于愛情的看法。正真的文藝,是從骨子中透出的,不矯揉造作,亦不無病呻吟,而是一眼看上去就無比的美好。就如相由心生,正真美好的人,絕不會只是只有表面的光鮮亮麗。文藝這件事兒亦然。從內心變得文藝,從心出發,尋找美好,發現美好,創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