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毫無條理,整天東想西想,制定計劃要么遲遲不開始,要么開始確無法堅持,常常一天過來,想做的事一件沒成,這個局怎么破?
關注優質公眾號,文章看了許多,加入社群,課程也聽了不少,以為自己多少能有些改變,結果生活依舊不知從哪件事開始做起。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一直在尋找提升自己的方法,那顆渴望改變的心,并沒有因為屢戰屢敗而有所減弱,一直在不斷地尋找方法。
我以為我一直沒有開始,現在看來我也一樣未曾停止。
當我在簡書里看到彭小六的私密群時,我不再像之前一樣,但凡一點點吸引我就立馬加入,我反復看了許彭小六的文章,寫得真不錯,方法老實用,但那時的我還只是停留在看這個水平。
反復考慮之后終于決定加入了,是什么促使我決定加入的,我已經忘了,反正不是一時的沖動。
加入后第二天,我竟能準時6點起床,之前我一直打算5點起床,一直失敗,趁著兒子還在睡覺,我聽完了那天的晨讀,半個小時左右,因為書還沒買,也沒了解過,雖然小六哥講得通熟易懂,我還是一臉蒙。
不過我雖然學習能力差,但還算聰明,我去簡書看作業,優秀的作業會值得讓人一看再看,細細研究,臨界知識這個概念就是看子兔群文章學的。
這個月晨讀的主題應該是知識管理,解讀《好好學習》《刻意練習》《精進》這三本書,在聽完《刻意練習》第三天心理表征后,我決心一定要寫出一份作業來,然而跟自己死磕了三天,花了大把時間,沒想到還是寫不出來。看來我對書中的知識還只是一知半解,不夠全面,然后果斷放棄了。
我決定從《好好學習》第一天開始做起,這也是我聽了幾天書后,運用里面的知識,結合自身情況得出的結論:是先解決不會學習這個問題,學會了這個,以后學習自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什么都容易,提升自己不就是要通過學習來實現嗎?并且里面的內容在平時生活工作中隨時用上。
第一天的晨讀,小六哥主要講的是快速閱讀方法,結合《好好學習》這本書做了一次解說。
然后作業是分享自己想讀的目錄、章節,讀這本書想解決什么問題。
讀這本書我自然就是想解決自己學習能力差這個問題,書中的內容對于我來說都是不熟悉的,每一章節都需要我花時間去細讀。
《好好學習》的作者成甲在前言里說,富蘭克林培養自己養成13個道德準則,釆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實踐一項,待一種習慣養成之后,在實踐另一項”的方法。為了,監督自己,便每日自審,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為作比較,持續堅持。
這個做法給了他極大的啟發:他一直困惑于學了新知識記不住,用不上。他開始自省,后來反思晨修,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形成戰斗力。
我想我是不是也可以把這個方法運用到我的學習上,一本書的內容完全內化之后再去看另一本書,可惜這本書還要過幾天才能到手。
寫了那么多我只是想說假如不知該干什么,怎么辦,就先學學學習吧,學會了能幫你解決許多問題。
奔著做到比做好更重要,我硬是花了多個小時寫出了這篇文章,水平如何我自是十分清楚,硬著頭皮發吧,再怎么爛也是原創,哈哈!
處女作,多年不曾寫過文章了,其實我只會仿寫,還是偷龍轉鳳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