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玥對星兒的愛像在照鏡子

世間的情緣有很多種,公子跟星兒的情感模式幾乎是我最鐘愛的一種。像一段小曲娓娓道來漸漸地跌宕起伏,從含而不露點到即止的撓撥心間終成宿命般的摯愛成癡生死與共。一切有人獵場上一眼萬年的注定,又像一篇文中恰如其分的比擬:小王子馴服狐貍,“應該非常耐心......開始,你就這樣坐在草叢中,坐得離我稍微遠些。我用眼角偷看你,你什么也不要說,話語是誤會的根源。但是,每天,你得靠我更近些……”,”美好的愛情是小心翼翼的接近和等待,是不自覺的喜悅”。誠然,“宇文玥珍惜楚喬:這是心意終明信仰相通的情,亦是逐夢千里生死與共的愛。”


宇文玥自小背負家族的興衰命脈,沒有父親的庇護,沒有娘親的疼愛,承受家族丑聞致使娘親發瘋的悲劇、來自三房的暗殺、寒疾......背負著殷殷期望在危機四伏的生命歷程里平衡各種機關算盡的勢力,鍛造了他堅如磐石的意志、心有九竅的睿智,也守住了一顆赤子之心。冷漠的外表不是無情,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習慣和默默承受的自苦。可以說星兒出現以前他生命里唯一親近的人只有栽培他的祖父和忠心的月衛,除了責任沒有什么快慰(小木鳥畢竟無法真的飛,鴻雁傳書太飄渺,故此慰藉有限)。一如他自己所說,“我的選擇從來都是別無選擇......感情,我同樣沒得選......”,難怪蕭策會調侃他沒見過什么世面。這樣的他習字飲茶,掩下一片驚濤,竟生生的活出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實乃人中龍鳳......

人獵場上宇文玥審視著唯一的幸存者星兒,一句天生的戰士表達了他對星兒潛質的洞悉。是的,星兒是顆好苗子,不僅僅是諜者的素質,更多的是她身上透出來的隱忍和堅韌,必能擔大任。照鏡子從這一刻便開始了,同類會有一種感應般的惺惺相惜,共通的感覺:背負、壓抑又終不會低頭......瞬間沁入四肢百骸,只是當事人未必清晰的意識到。對,先要入得了眼,才有后面的故事。

宇文玥開始默默觀察星兒,帶著好奇。當星兒無知無畏的闖入他的生活,他習慣性的理智籌謀,一切似乎合情合理,算無遺策,而潛意識深處卻是雀躍非常的。看著這么個如當年的自己般的小人,他無形中讓她重走了自己的來時路,訓練她,給她各種挑戰,甚至是嚴苛的,然后觀察她是否經得住考驗。然后重點來了,他開始關注、關心、照料......盡管一派口是心非的毒舌架勢。他在做什么?他在把當年自己的經歷重演,但進行修正,彌補當年沒有得到的關懷和善待,這種情感就像是在撫慰當初的自己,細致周到,感同身受,彌合著少時的傷痕和遺憾......

他臆想著星兒如長安城中同齡女子般喜歡胭脂花粉,向往如意郎君,青山院的婢女做夢都想成為銀鈴鐺,于是他困倦如斯還親手做好銀鈴鐺,偏偏酷著一張臉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送了這第一件的定情信物。他不了解,但他用心做了他認為最好的,那樣珍惜又那樣小心。這一切多年后才得以對星兒說出,燦若星辰的眸子早就在他心里熠熠生輝,可他將這份情壓得那樣沉那樣深。其實他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不知道如何對待這個自己孤寂生活里突然出現的亮光,所以他顯得那么笨拙。“我來這里是為了和一個舉著燈,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遇,我們必須相信很多東西,才不至度日時突然掉進深淵。——特朗斯特羅姆”。

成年后我們會不斷重復童年的體驗,所以才說童年經歷、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我們總是試圖忠于自己的經歷,哪怕是痛苦的。但同時我們也渴望救贖,渴望釋放被壓抑的特質,渴望真正的完整,哪怕不完美。于宇文玥而言就是那份被責任禁錮的自在,無法為自己而活萎縮了的生命活力。只是有時候救贖像一種背叛,所以內心要經歷一個矛盾甚至痛苦的融合與重建過程。我們在找同類,也在找讓我們完整的人......“生命就是對話,人們的故事永遠不等于講的故事,當外在聲音與內在的聲音都被聽到,原來的故事就會被融解,隱喻的故事就會呈現,新的故事就會被建構,感受就會有變化。——吳熙娟”。

活著對宇文玥而言本是件任務般的事情,總有些索然無味,誠如《還我本來面目》一書中提到的分裂型人格,因為對世間有極大的不安全感,可能出生本身帶著某種不受祝福,于是多半時間處于靈性世界中,有點生無可念的意味,哪怕才智過人,卻終是郁郁寡歡。是星兒頑強的生命力喚起了他對生命的熱情,再通過邊關三年,他終于開始了成就一生志向的歷程,與星兒一起。他是幸運的,因為光是同類是不夠的,大家可以很融洽卻都找不到出口。我們需要一些互補,互補的程度如何才是最合適的?我以為,是在接納基礎上的彌補,因為一旦太大會激起反感,會激起對過往經歷不忠的恐懼,而逃離。

想到之前讀過關于克林頓與希拉里和萊溫斯基關系的剖析,克林頓游走在與母親極度相似的希拉里和完全相反的萊溫斯基之間,正完美詮釋了我們的情感需求中忠于過往經驗又渴望救贖的矛盾,個體身上兩種太極端的特質被過度分裂而非很好的融合,便會產生心理問題。如果能找到一個兼顧著兩種特質的人作為自我救贖的助力就可以不用出軌了,并且無論是相似相容還是相反相成最好是情感中的兩個人交替呈現,就是說擔子不能全部壓在對方身上,自我修行也很重要,畢竟真正成熟的愛是發生在兩個獨立的人格基礎上,救贖是相互的,成長是共同的,“我們都不完整,才讓愛獨一無二”。

譬如心細慰貼也講究個你來我往,勇氣沖鋒同樣有個你進我退。我想這就是那句話說的,“我們最終活成了自己想嫁的人的模樣”,想嫁的人無非是那個最能慰藉我們靈魂的人,不就是世間的另一個自己么,唯有自己最懂自己的需求。同時應該是理想化了的自己、更好的自己,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彌補曾經渴望的愛。因同病相憐的親切感走近,因補足缺失帶來成長不可取代。這樣看來學會愛自己是多么重要的人生課題,早年成長中某些重要缺失真的會影響一生,好在總有救贖,通過愛,我們終究能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然如果看懂了世界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這一點,強大到可以通過修行自我療愈,還真可以不用通過親密關系這條途徑。

后來宇文玥倔強的對祖父說:“我危機四伏的生命里從未得到過父親的庇護,以后也不需要,不能保護妻兒的英雄我宇文玥寧愿不做”。這是他多年的心聲,成長的考驗沒有讓他變得冰冷,反而被他升華出一種溫暖,他或許未能得到,但卻要成為那個施與的人。這是他最后悲天憫人守護黎民大愛的性格基礎,也正因為這種利他特質和心性高、成熟,他從不強求,能說出“我看著便好”,“ 比起把你留在我身邊,我更希望,你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活著,快樂的活著”,用他所能做的所有回饋著帶給他救贖的女子,甚至用生命去守護。

星兒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潛能全開,生命的每個轉折無不滲透著他的用心良苦,這便是他帶給星兒的成長,尤其是最后幫著星兒實現理想,這無疑是星兒最想要的,當然最后已經是他們共同的理想了。如果說星兒的理想源自身處卑微的革命情懷,公子便是源于對門閥傾軋權力斗爭帶來的生靈涂炭的悲憤與憐憫,殊途同歸打造了他們共同的烏托邦之夢。咋看之下,似乎都是公子在付出,星兒有些取巧,但細細理出他有點像士為知己者死的情路歷程時,才發現伏筆深埋,誰讓她的存在本身已帶來救贖呢,一個走明線一個走暗線,他們是彼此的鏡中人,又是讓對方更完整的存在,互相撫慰,互相支撐,慰貼而安心,成全了彼此,成就了彼此,天造地設的絕配,無可取代。

宇文玥比孟九幸運,比祁鳳翔幸運,雖然九死一生終博了個絕地反擊,有共同的理想是件好事。孟九終因疾病的自卑和身上的責任與玉瑾擦肩,祁鳳翔終因放不下皇權錯過了蘇離離,看上去是時間的錯過,其實是命運,也不是他們放不下,只是執念太深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化解,可惜,我們的女主等不了了,情敵又太過強勁......他們的組合都何其相似,看得我痛心疾首,他們的救贖之路都太難,看似風華絕代的人兒內心都太擰巴,一不小心一個岔路就會斷送情緣,馴服真的需要慢慢靠近,可惜不是誰都有這個耐心,對方也不容易。要有怎樣的緣分和深愛才能堅持下來,為這些驕傲孤寂卻舉世無雙的靈魂繪一個圓滿,讓他們收起身上的刺,放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保護色,散發與生俱來卻被隱藏太深的溫暖?或許這樣的人更適合一個人......

公子和星兒身上有著同樣的因困苦積淀出的深刻和頑強,終成就了青海王和秀麗王。這么想想,世子公主的黑化令人惋惜,也源于他們曾經太幸福心性太單純,重創之下緩不過來走上另一條路。尤其是燕洵,他痛恨著卻最終遺憾的成為了他痛恨的人的樣子,如果如他所說,他從未改變,只是阿楚并不真的了解他,那么結論更讓人失望。

親王世子,雖不知人間疾苦心性善良,卻早已對尊貴身份習以為常,骨子里信奉強權,正與楚喬追求的平等背道而馳(不把阿楚當女奴看是對她有特別感情而忽略身份,或者是自信可以改變她的身份,并未想過對抗制度)。反觀宇文玥,一開始便對診治的大夫說出讓長安城少一個士族多一個奴隸的話,正說明他一開始就對人們信奉的身份意識有鄙視,覺得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一開始燕洵為楚喬描繪燕北的自由和平真真實實,只是當一切不復當年時,要怎樣重現怎樣重建,燕洵并不像楚喬和宇文玥一樣年紀比較小就有一個初衷和堅守,他的蟄伏與反擊依靠的是仇恨的力量而非幸福的愿景,而他的實現也更多的是結果的呈現不計過程的代價。他對楚喬的愛有共赴生死之后不離不棄的同盟之誼,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一種如對物件而非獨立人的情感,喜歡,捧在手心里,屬于我,給你我覺得最好的,甚至為你放棄原則,只要把你囿于我身邊就行。

兩個不成熟的人共生式的愛會喜歡這種感覺,你把我當寵物,我享受寵愛,但楚喬不是,她要的是平等是尊重是獨立基礎上的惺惺相惜,守護卻不束縛,依戀卻不依附。生死決裂之際他一句“別走”與宇文玥一句“快走”強烈反差,“成熟的愛是因愛而需要,不成熟的愛是因需要而愛”,到底為愛成全是一種懦弱,還是以愛為名的束縛是一種自私,放手是一種消極,還是強求、手段也是愛的一種......無法定論,全看看官的心意在哪兒,有哪種心意便折射哪種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榮格的至理名言。

我只知道東愛里的里美、倚天屠龍里的趙敏、大漠謠里的霍去病......看他們時,我總有種不厚道的憤憤,美其名曰為心愛之人好,其實間接成全了自己上位,總覺得競爭手段不夠坦蕩。即便是說愛情是自私的這種話,聽著都來氣,是人自私別讓愛情背鍋。成為對方愛人之前先應該是個良善之人,原則是什么?不會為了自己傷害別人,哪怕那個人是情敵。在愛的角力中,有操守的各憑本事,但最終選擇權不在競技者手中,而應該尊重被愛者。不擇手段的得到始終有點成王敗寇的意味,無論是愛還是生活,不尊重游戲規則,就沒法好好玩了,大家是在比賽無下限么,原則是給善良的人定的?還是不喜歡這種調調。

岔遠了,回到黑化的問題,早年吃點苦受點罪并在此過程中懂得堅守一顆赤子之心,形成信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很有意義。往后的生涯里覺得快要過不去時,想想曾經多么辛苦都過來了,于是能堅持下來。于公子和星兒,便是百折不撓的真心終得始終成就大愛。

說完人物說說演員,為什么星玥cp呼聲這么高,大家甚至翻出二人合作的婚紗照大贊cp感十足。因為兩個演員現實中的性格就無限貼合劇中人設。趙麗穎就不多說了,大家本身就覺得楚喬傳就是趙麗穎傳,可見相似性驚人。簡單講就是認真、責任、擔當、堅韌、執著、夢想......這些特質的如出一轍,甚至連命運出身都可高仿,只是穿越了個時代。

林更新呢,生活里也是個少爺款,除了不用裝高冷,內在的細致暖心如出一轍,不然也成不了九億少女的夢。某采訪中他袒露喜歡的女孩類型是漂亮、放得開和可以被他好好呵護的感覺,外貌因素暫且不多說,現代社會的放得開對應星兒的勇氣,一如公子雖然臭著臉,實則期待著星兒不斷越界敲開他的心門進入他的內心,也許他早就開著心門,等待只是源于性格中有羞澀和被動的一面。世間有人熱情主動外向自然就有人含蓄被動內向,其實無關男女無需好壞界定。至于被呵護,自然星兒就是全程在公子的眷顧下的,何其相似?

開播發布會上有兩個細節,一個是林更新送小熊安慰哭戲過后的趙麗穎,讓她感到暖心,又是公子跟星兒的既視感,守護的味道;另一個是兩人多年前機緣巧合相識,因為趙麗穎覺得林更新裝,不熱情而留下偏見,也完全是公子一開始給星兒冷漠的感覺,難怪連主持人都感慨兩位演員從相識到后期演繹都是公子星兒的神還原。

用生命在演戲不是刻意為之,只是心性使然。再次感嘆這部劇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絕妙機緣,想想賈乃亮版玥公子完全出戲,天意為書迷到劇迷的我們留下一個津津樂道的暖心小禮物,回味悠長,還借機審視挖掘了一把自己的內心,看得更清楚自己想要的,匹配的。當然演員不是角色本身,有相似性更利于角色創作,代入感更強,但不代表演員要復制角色情感到現實生活。分析演員怎樣打造出這么默契的cp感還是基于為劇著迷做的周邊延伸,但,到這里便好,恭喜許多終于出坑的演員cp粉,我們把這份喜愛留在劇中,珍藏星玥cp便好。

尼采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劇中人是這樣,看劇的我們亦然,誠如開播初期人民日報海外版就以《偶像價值的回歸》為題為楚喬傳定性,文學雖然高于生活,我們雖然活在現實中,但我始終相信精神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跡,可以給我們很多面對困厄的勇氣,人活著是為了這顆心,心意無價, “人生在世,能有一份念想,比什么都好”。

“極致的喜歡,更像是一個自己與另一個自己在光陰里的隔世重逢。愿為對方毫無道理地盛開,會為對方無可救藥地投入,這都是極致的喜歡。這時候,若只說是脾氣、情趣和品性相投或相通,那不過是淺喜;最深的喜歡,就是愛,就是生命內里的粘附和吸引,就是靈魂深處的執著相守與深情對望。——《把不喜歡你的人忘掉》”。用這段話來做結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