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清楚這首歌真是太難了。太多信息和線索想挖開一件件擺出來給你看,卻不知從哪里開始才好。但如果不說,又怕你會錯過這首歌。
錯過這首歌簡直是罪過。
而這一切,還要從十三年前說起。
2004年,黃偉文為麥浚龍寫了一首《耿耿于懷》,從詞到曲都是很規整的情歌格式,講的是一個男生始終難以忘懷舊戀人,遙遠地關心著“你有新對象了嗎?是不是還愛看少女漫畫呢”;“我”就算認識了新的人也沒辦法愛上她,可能已經失去戀愛的能力了吧……老實講,整首歌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據說在當年也無甚波瀾。
2014年,同樣的班底再度合作,伍樂城作曲,黃偉文填詞,麥浚龍唱了一首《念念不忘》,是《耿耿于懷》的續集。同樣是以男生自說自話的形式,深情懷念著十年前那位戀人。許多細節更加具體:十年過去了,你仍然像少女一般;“我”以前還送你哈啰吉蒂玩具……個中情感也比十年前更加濃烈,胸中頗有一股意氣難平,不然也不會用到“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這樣惡狠狠的詞。
《念念不忘》還加入了男生對女生的一些情感投射,即他一直堅信這位昔日戀人同他一樣,對過去無法釋懷,對他亦難以割舍。即使不再見,深夜仍相互翻臉書,“你未忘,我未忘,猶勝伴在旁”。
到了2015年,故事該有結局了。
麥浚龍打電話找到黃偉文,提出讓黃偉文再為他寫一首歌,并想將《耿耿于懷》、《念念不忘》故事里的人物生活化、立體化,黃偉文便換成女生視角去寫她眼中的這段感情,這部分后來由謝安琪演唱,于是三部曲的最終章《羅生門》誕生。
《羅生門》發布后,在香港引發“全城熱議”,甚至麥浚龍的好幾首老歌,都一同被帶上音樂排行榜。
羅生門,意為各說各話,真相不明。在世人看來,在男主角自己看來,他的一腔癡心多么難能可貴,他當年的愛情多么令人遺憾。而我們的女主角終于登場現身說法了,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很感激 喜歡我十年 仍不休
近日舊同學說我已耿耿于你心 六百周
很可惜 這一世未能長廝守
但事實如若告訴你或更內疚
謝謝你喜歡我,也很可惜這一世沒能走到一起。雖然說出來或許有點殘忍,但我還是要告訴你真相。
我愛過哈啰吉蒂嗎 似乎沒有
狄更斯是漫畫嗎 仍然少女誤會了嗎
迷戀蔽眼才給美化 但其實真懂得我嗎
你是誤以為我喜歡哈啰吉蒂才會送我玩具的吧?我什么時候愛看少女漫畫了呢?我明明鐘意的是狄更斯。你念念不忘的,只是你想象中那個被美化的我,你真的了解過我嗎?
真心講 想起那段情 仍不枉
若路上重遇會笑笑問你近況
你每晚更新的臉書卻無謂看
離別了若想心安 先不要每夜重翻舊案
望著更好的地方 為下段愛戀吸收陽光
你以為你精心發表的臉書,會讓我在深夜反復研究品讀,那你就真的想多了。還是往前看吧,不要總揪住以前不放,動人時光未必都能天荒地老,你也該為下一段愛情做準備了。
禮貌又節制,客觀又理性,殘忍又絕情。這,就是我們等了十年的女主角的態度。
而男生呢?在這一大段細致的勸說后,他還是不能死心,還是唱著“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還在反復告訴女生“從前號碼等于老地方,不敢拆掉再裝”,還在幻想“天天有預感,幸福即將再降”……直到最后一個音符落下,他也沒停止執念——女生說別瘋狂了吧,“讓前塵沉淀”,他卻不肯清醒,只說“愿如期團聚”。
十年前耿耿于懷,十年后念念不忘,誰知對峙才知是羅生門。
當我第一次細讀三部曲的歌詞時,我渾身的細胞都忍不住發出驚嘆,以至于每當重聽這首歌,腦海里總有兩個人在上演十年情感的是非曲折。
唏噓不已的從來都是旁觀者,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呢?
我拿不出什么像樣的句子去膜拜黃偉文,他竟可以花十年時間寫出一個這么絕的故事。記得他曾說:“十萬人問我為何這么殘忍,一手摧毀他們十年來的夢,我說,歡迎來到現實世界,現在你罵我狠,但三五七年后,你醒了會多謝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