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都盼望著長大,因為長大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支配自己,穿新潮衣服,吃味道刺激的垃圾食品,與'壞孩子'做朋友。
可是長大以后我們發現,那些衣服已經不再適合,你已不習慣做人群中最顯眼的那一個;不衛生的食物你也不敢吃太多,畢竟健康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項;那個給別人帶來負能量的朋友你不想再靠近,因為生活的壓力太大,你需要負重前行的動力。
01
我們單位在遠離城市的工業園區,絕大多數人在10公里之外的小區買了房子,每天早晨大家在睡意未退之際乘通勤車去單位,在車上瞇眼睡個回籠覺,這也是一天中車上最安靜的時候;中午下班后有人選擇在辦公桌上小憩,有人選擇狂奔至食堂,打好飯再匆忙趕通勤車,為的是回家睡個午覺;下午下班后所有人一窩蜂涌向通勤車,這是大家一天中放松且情緒高漲的時刻,三五成群的在一起高談闊論,工作、孩子、生活瑣事。
除了生活節奏相同之外,還有一個共同之處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抱怨目前的生活狀態,不滿意工作、不滿意環境、不滿意領導、不滿意同事,還有個別人從參加工作就說要辭職,然后在抱怨里一直重復著同樣的生活。
我也曾過過一段這樣的日子,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要沉重。在寒風中等車,被心機婊暗算,被領導考核,加班到深夜,食堂的飯看著就想吐。
日復一日過的很快,轉眼周末,轉眼月底,轉眼又一年結束。我曾經一度以為這樣無趣暗淡的生活要延續到退休。
2013年寶寶出生后我開始考慮孩子以后的教育問題,同事的孩子要么在附近縣里上學,教學質量不高;要么在80公里之外的市里上學,基本都是老人陪伴,與留守兒童無異。
這兩條路,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辭職?一閃而過的念頭。
02
休完產假,回到那個熟悉又令我煩躁的辦公室,一切都未改變。辦公室里的最愛興風作浪的那一位,正在和坐我旁邊的同事竊竊私語,好像是說樓上另一部門的某某被停職要求寫檢查,時不時發出一陣壓抑似乎又故意引人注意的笑聲。
說完新聞她又走我旁邊,問我打不打算生二胎,我說剛從肚里卸貨,暫時沒想法。她仍在一旁閑嘮:“男人都想要兒子,看著吧,過幾年你婆家人就會逼著你再生一個!”
我回復她:“生孩子這件事我想還是我說了算!”
她陰陽怪氣地說:“掌柜的,家庭地位高,不錯不錯!”
播報新聞那位剛走,辦公室主管拿張發票過來找我,我跟他說這個發票的合同我在休假前移交給另一個同事了,發票應當給那個同事處理。主管說:“那是你們倆之間的事,自己協調吧!”說完扔下發票走了。
那天上午我什么工作都沒做,只是看著同事們發呆,他們和我休假以前一個樣,有的在吃零食,有的偷摸玩兒兩把游戲,有的蹭辦公室電話打長途。
中午給我媽打電話說想辭職,我媽說了句你瘋了嗎就掛斷電話,下午在我下班前趕到我家。
我一進門我媽就關切的問我:“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
“沒有啊!”
“那你為什么突然有這樣的想法?”
“我想換一種活法!”
我媽怒了:“你想怎么活?你們單位幾千人,大家不都是這么個活法嗎?沒有穩定的工作,你就是一葉浮萍!”
我還在找理由說服我媽:“那以后孩子長大了,上學怎么辦?”
“你送到市里我幫你帶!不是有通勤車嗎?”
“根本不可能天天回市里!”
“那你隔天一次!當初是有多不容易才有這份工作,你忘了嗎.....”
那天晚上,我媽苦口婆心的勸我一晚上,我低頭一直聽著。
第二天我毅然提交了辭職報告。來這里工作的這些年,我眉頭形成一個清晰的川字,對于需要皺著眉頭做的工作,內心沒有絲毫留戀!
我媽知道后情緒反倒沒有太大波動了,比較平靜的接受了現實,只是感嘆:“真是倔啊!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03
因為辭職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孩子以后的教育問題,所以我決定回市里找工作。
我們用半年時間把市里的房子裝修好,看著即將入住的新房子,有種重生的感覺。
縱然我的父母反對我走上一條異路,但他們仍然盡心盡力為我日后做打算,我爸找他的老同學,費了好大勁幫我找到一所中學。
我說我不去,我媽很生氣:“這機會多好啊,這樣的學校有多少人想進都進不去!你現在都待業了,就別挑三揀四的了!”
我說我要去一個比重點中學更好的地方,家人都不信。他們覺得像我這樣畢業于末流本科院校的大齡待業者,還有年幼的孩子,是沒有哪家單位愿意要我的。
我買來高中教材和習題,每天利用孩子睡著后的時間進行復習,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把教材過了一遍。
接著,把孩子交給我媽,去補習機構面試,因為我的普通話不錯,表達能力也還可以。人力部的領導同意試用我。
家里人知道后,失望的說:“這就是你所說的好工作?”
我解釋道:“掙的錢和學校一樣,但是工作時間是學校的一半!而且,上課根據我的時間而定,這就意味著我完全可以自己接送孩子。”
所有人都搖頭,如果不穩定,掙再多錢也不是什么好工作!
就連鄰居見著我都扼腕嘆息:“那么好的工作可惜了!”
04
面對質疑,我不辯駁,也不解釋。
我明白快速證明自己的方法只有一個:提高學生成績。所以我用心上好每一節課,并且研究出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不同授課方法。同時我經常看一些名師的授課視頻,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學生的興趣,
好在我是專業出身,這個過程并不難。而且,所有學生的分數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年后,我三個月的工資就和公立學校老師的年工資齊平了。
質疑變成了羨慕,我媽高興的說因犟得福了。
因為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好評,找我補課的學生越來越多。
就在大家以為我要發財的時候,我把補課的時間訂在每年的一到五月份。其余時間就算補課費再高我也不上課。
看到這里,您可能已經明白了,我空出來的時間用于碼字。
05
所以就有了我現在的生活模式:
一到五月份,本職工作。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助力,講好每一個知識點,可能我多一分辛苦,他們就能多考幾分,上一所不一樣的大學。
不過,這段時間更文會有點慢。
六月份,花錢!哈哈,你沒看錯,帶娃旅游月,也是全家一年中最盼望的時間段。因為這個月高考落幕,我需要洗去疲憊。而且不算太熱,旅游高峰期和暑期也還沒到來,出行最佳時間。
七到十二月份,半年的舒適期。早晨,送魚兒去幼兒園,因為不用著急上班,所以不必匆忙。趕時間的家長把孩子放下就走了,而我可以等我的寶貝做完早操再走。
吃完早點去圖書館或書店,一天看一本。那些溢著香氣的書把我帶到奇妙的境界,讓我的內心更加安寧,也讓我寬容的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
看完書回家,寫會兒文章差不多就是接孩子的時間。晚上做飯,收拾家,陪魚兒做游戲、講故事,哄睡魚兒以后,打開電腦寫未完成的文章。
日子踏實且充實。
每個人對于幸福的解讀不一樣,對于我來說,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適合自己的工作,得心應手,也沒什么壓力;有一點余錢帶孩子看外面的世界,也讓自己放松心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密集讀書,把自己想說的話變成文字。
最近,我還重拾了另一個愛好,朗讀!上大學的時候,我在校廣播站播過新聞,主持過點歌欄目,有一點播音基礎。我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將自己的文字在播音室讀出來。那種滿足感帶來滿滿的幸福真是溢于言表。
我將寡淡的生活變成詩與歌,其實沒有很難。只是用了一點常人不敢跨出體制內的勇氣。同時,不計較眼前得失培養里自己的興趣。
不求功名利祿,只要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即可,安心享受歲月靜好!
這一生看似很短,其實也很長,因為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