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一個很少被媒體展現的一個群體。當今社會,不少人對這個行業都避而遠之,感覺是個晦氣的行業,不吉利。可當我們走進這些人的群體時,你會發現,他們所做的事真可算是高尚的職業,由衷的讓人欽佩,是他們讓我們的“往生者”體面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入殮師又稱葬儀師,是專門為死去的人化妝整儀、 納入棺中、遺體的修復、整形和美容,是殯儀服務 項目中技術含量較高的一個工種。主要出現在日本,國內尸體美容類似該職業。 2012年4月,浙江嘉興出現中國大陸第一批職業 入殮師,自此,這一特殊行業開始更多的進入公眾視野,為人們所認知。
據調查,現從事入殮職業的入殮師80%以上是女性,而每位入殮師一年平均要為1200多具遺體整理儀容,工作時間并不固定。除了大年初一,其他364天都是輪崗。因工作特殊,入殮師的正常生活面臨很多困難,如:既被需要又被禁忌、 婚戀問題、禁說“再見”、社交圈小等。
如今也有不少90后也選擇了這個行業,這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他們承載的 是生者與逝者的羈絆, 是逝者給生者的回憶,是生者對逝者的救贖。 為逝者化妝, 讓其莊重地離去, 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 也是對逝者家屬最大的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