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第七章 教育是“教書”教育?還是“育人”教育?(5)
第五節 中國式作業,教書育人老師為什么扇學生耳光?
據2012年12月19日《華商報》報道:一個6年級的小學生,只因為未完成作業,教書育人的羅老師卻讓同班50名同學依次打未完成作業同學耳光;直打的“事發后第三天,小明臉上被打的痕跡仍然明顯”;我們知道老師體罰學生的事情接連發生,可是,這個羅老師不光自己打了學生,打就打吧,還教唆全班同學都去打;打就打吧,同學“下手時放輕了,可是也沒能蒙混過關,還得重新打”。
據報道:昨日上午,小明所在班級上體育課。多名學生向記者證實是羅老師讓學生們打小明的,之所以打小明是因為他沒有完成作業。有同學說:“有的同學打耳光下手輕了,羅老師還讓重新打,我們只能用力打他耳光才能過關。”(教師讓50名學生輪流掌摑沒寫作業男孩? 2012年12月19日華商報)
試問,為什么對一個“未完成作業學生”老師打了、同學打、同學打了還要重打?
你看我們的羅老師是如何答?
羅老師曰:“我要“動員全班同學都去讓小明‘長記性’”!
有這樣的打著“長記性”、讓同班50名同學“長記性”的教育嗎?
這就是我們羅老師的教育理念——
讓學生“用力打他耳光才能過關”,用力打他耳光才能讓小明“長記性”。
這樣打著“長記性”的教育,學生小明那個明白、開明的奶奶也不能接受——“孫子沒有完成作業被老師打耳光了,這我還能理解。但老師讓全班50名學生都來打娃耳光,這我接受不了……”(教師讓50名學生輪流掌摑沒寫作業男孩 2012年12月19日華商報)
這些年,只因為我們的學生,沒有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毆打、體罰、扇學生耳光的教育事件頻發,諸見報端、諸見媒體。
中國有句老話,叫“嚴師出高徒”,你看,打,我是嚴師,是對他的嚴格,我是想讓他成高徒,我讓同班同學跟我重打“長記性”,是……;可是人家韓愈在《師說》卻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要求我們的老師言傳身教基礎上,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我們學生的人格品質;“授業”,在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基礎上,這是老師的責任,是家長的心愿,是社會的需要;“解惑”,在我們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基礎上,作為老師要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困惑。
是的,作為老師,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并采用恰當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傳授給我們的學生,使我們的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了解、接受、吸收與利用;如果用學生的作業未完成老師自己打、還讓同班同學打“長記性”的教育來“傳道、授業、解惑也”!此乃標新立異、獨樹一幟的教育也!!
事實上,老師傳什么樣的“道”,授什么樣的“業”,關系著孩子將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也許我們的家長們太忙、將更多教育壓力留給了老師與學校,但重壓之下,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也不能為區區作業未完成用打“長記性”的教育來教育,如此教育與其教,倒不如不教,因為教育上有句話叫做“不會教倒不如不教”。
還是俗話說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播什么種子,就結什么樣的果;看看,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都播了什么樣的種子?
下面,就看一看“中國式作業”教育都播了什么樣的種?
1.“中國式作業”讓八成億萬富想移民嗎?
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業已成為“中國式作業”,“中國式作業”讓家長成為見面問候的開場白、讓家長成為“學生”、讓家長變身第二任“老師”!
君不見——我們的教育讓“近半億萬富翁考慮移民,八成移民首因子女教育——報告顯示,子女教育是投資移民考慮的第一因素。報告引用的數據顯示,80%以上申請人最直接的移民原因是子女教育。報告認為,這些申請人考慮到中國的教育水平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培養出的學生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世界排名前500大學中,僅有12所在中國。(近半億萬富翁考慮移民,八成移民首因子女教育2012年12月18日《新京報》)
2.“中國式作業”成為商品交易市場嗎?
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業已成為“中國式作業”,“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學生不完寫作業罰款5元、讓你在網上花錢代你寫!“中國式作業”讓家長成為“學生”,替孩子做不完的“功課”,痛苦不堪。
不相信嗎?
你看,學生“寫不完作業罰款”的新聞報道——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逸夫中心校的一位班主任對沒寫完作業的學生罰款5元。記者聯系該校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沒有透露細節,只稱“有這事”。(遼寧撫順一所小學規定學生不寫作業罰款5元2012年10月25日東北新聞網)
你再看,學生在“網上花錢代寫作業”新聞——今天的《岳陽晚報》報道“寒假將至,為中小學生代寫作業生意日益火爆”:寒假將至,在網上隨意一搜,類似代寫作業廣告令人目不暇接,更有不少網店公然打出“代寫作業”招牌,提供“包郵免運費”“貨到付款”服務,大學生和中小學生之間的這宗“地下交易”儼然已成市場。
記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代寫寒假作業”,搜索結果竟高達20萬之多,不少都是提供代寫寒假作業的廣告。記者點開了一個岳陽四中吧的網頁,上面寫著本人長期代寫中小學生寒,暑假作業(僅限岳陽地區),并有聯系QQ和電話。網頁上的代寫的作業全部明碼標價。小學暑假作業(1-3年級)32元、(4-6年級)44元;中學暑假作業(初一)100元、(62頁初二)200元、(62頁初三)300元;作文6元一篇、日記5元一篇。記者以學生的名義聯系了槍手,他自稱是岳陽某高校的學生,做代寫中小學生作業的行當已有兩年。他說,自己的代寫團隊有3人,并有專門的群進行“業務交流”,每到假期,業務量很大,忙不贏的話,還可找同學幫忙,肯定會保質保量的寫成好作業。(寒假將至為中小學生代寫作業生意日益火爆《岳陽晚報》2012-12-19)
3.“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學生厭學嗎?
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業已成為“中國式作業”,“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學生厭學!
君不見——我們的教育據【權威部門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的中小學生都有厭學情緒,其中不乏老師、家長眼中的好學生,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度的僅有不到兩成。很多好學生直言不諱:“沒人喜歡上學,我也是被逼無奈,都認定我愛學習,為了這個光環,只好硬著頭皮學下去。”】(今晚報 2012-12-17 八成孩子稱厭學 “間歇性病秧子”專為躲考試)
是的,“我不想上學了”這句話幾乎已經成了絕大多數中小學生的口頭禪,有調查顯示,近八成學生承認自己有厭學情緒。厭學,已經成為了令眾多家長手足無措的“眼中釘”,對此,專家指出,既然厭學情緒幾乎人人有之,學生的厭學根源在哪里?
君不見,“中國式作業”讓學生成為跳樓的殺手、讓學生厭學、讓學生逃學、讓學生輟學、讓學生成為“差生”學生、讓學生成為“問題”學生、讓老師抱著學生在課桌脫學生的褲子打屁股、讓老師失去了“愛心、信心、細心、耐心” ,用“冷暴力”、“熱暴力”懲罰學生、羞辱學生、摧殘學生的心靈讓……
我們看,中國式作業,老師為什么老是扇學生耳光?
試問,中國式作業何時休!
再問,中國式作業,我們的學生如果完不成,老師,你何時不再讓家長代筆!你何時不再讓學生網上花錢代寫!你何時不再扇學生的耳光!你何時不再……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老師,為了學生的作業就脫學生褲子。
第六節 中國式作業:女教師抱男生課桌上脫褲子羞辱了誰?
如果有人說,孩子的作業未寫完,老師就將孩子抱上課桌,光天化日之下,當眾脫褲子羞辱孩子,你能相信嗎?有這樣的事嗎?
應該相信!
有這樣的事!
2012年12月4日《西安晚報》報道了一個侮辱孩子的教育事件:“小學男生未寫作業被46歲女教師抱上課桌,脫褲子羞辱”。
子長縣秀延小學一名六年級男生因未完成作業,被女教師強行抱上課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被脫掉褲子——
11月29日,一家網站發布題為“子長縣秀延小學女教師強扒男生褲子”的視頻。
視頻內容顯示,一名10來歲的男生被一名女子強行抱上教室講臺前面的課桌,雙手用力脫掉男生的褲子。
視頻時長1分28秒,整個過程中,有一名男同學上前給老師幫忙,其他同學均坐在座位上觀看,有不少女生由于害羞將頭扭向一旁。
據報道,視頻中的女教師名為郭小平,子長縣秀延小學六年級(6)班的數學老師,46歲,為該校正式編制人員。平時教學工作還算認真,就是性格有點古怪和急躁。
只是11月28日,郭老師在檢查作業時,發現高某沒有完成作業,因此才做出了強脫學生褲子的不雅舉動。
記者獲悉,自該事件發生后,男生高某情緒低落,顯得極其自卑。“孩子已經上六年級了,他在我們家人面前都會顧及自己的隱私,何況被女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脫褲子,孩子的自尊心所受的傷害太大了。”高某的家長說。昨日,子長縣宣傳部門通報稱,該縣教育局針對這一事件專門成立了調查組展開調查,證實了網帖視頻內容的真實性。目前,教育部門已對涉事女老師作出停薪停職、一年內不得評優不得評聘職稱的處理決定。采訪中,陜西咸益律師事務所郭磊律師認為,十來歲的孩子身心正處于成長階段,對自己的隱私部位也有了保護意識。老師當眾強脫學生褲子的行為,有侮辱他人之嫌,涉嫌侮辱犯罪。(2012年12月04日《西安晚報》 小學男生未寫作業被女教師抱上課桌 脫褲子羞辱)
想想看,只因為孩子的未完成老師的作業,平時教學工作還算認真、學校正式編制老師,就對孩子來個抱著你上課桌,當眾脫褲子羞辱你,我看你以后還敢不敢不完成我的作業——
這是多么“奇妙”的想法!
這是多么“偉大”的行動!!
但是,這是什么樣的教育!這還是教育嗎?
今天我們的女教師抱男學生課桌上脫褲子羞辱了誰?
羞辱了我們的老師!
羞辱了我們的孩子!
更羞辱了我們的教育!
這是“中國式作業”的羞辱育!!
曾幾何時,“中國式作業”——
1.“中國式作業”,讓孩子在公交車上寫
.“中國式作業”,孩子受苦家長發愁。
不久前,昆明市一位一年級學生家長董先生微博吐槽“孩子一天寫4小時作業……你是要孩子拿諾貝爾寫字獎嗎?”一時間,廣泛而強大的共鳴使得“中國式作業”迅速成為網絡熱詞。
今年11月11日,一小學生在行進的公交車上抓緊時間寫作業的照片再次引發網友熱議。
而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學生在“公交車上抓緊時間寫作業”的事少嗎?奇怪嗎?
多的很!一點都不奇怪!
2.“中國式作業”,讓家長成為見面問候的開場白:
不是嗎?
你聽——
今晚你陪孩子寫作業了嗎?
今晚你陪孩子寫作業到幾點?
現在“你陪孩子寫作業了嗎?”“你給孩子代寫過作業嗎?”已成了許多家長見面問候的開場白、相互問候的話語,并互授代寫經驗,提議先練習仿寫,努力模仿孩子的筆跡,或者家長用左手來寫,這樣字體會比較幼稚一些。這些成為家長必不可少的的“功課”。
3.“中國式作業,”讓家長成為“學生”!
不是嗎?
你看——
中國式的“作業”成為家長的“功課”。
這一點已成為“中國特色”——學生寫作業父母代寫,學生寫作業父母陪讀,學生寫作業父母……,總而言之,學生課后作業多累壞家長。
聽寫、背誦、閱讀、復習、預習、做手工……老師每天布置給學生的課后作業,如今卻成為不少家長的必修課。
由于每天晚上要花費大量時間陪孩子寫作業,不少家長們感嘆,學校看似留給孩子的作業,其實也壓在了家長的肩膀上。
可是現在,做家長的似乎有了另外一門“必修課”——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必修課”甚至成了孩子學校布置給家長的必須完成的“作業”!
4.“中國式作業”,讓家長變身第二任“老師”!
不是嗎?
你看——
據2012年11月27日中國新聞網報道【河南洛陽市民甄女士近幾日也在被孩子作業的事情困擾。甄女士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每天女兒放學回家,她就變身“第二任老師”,陪孩子做作業,輔導孩子復習、預習。因為孩子每天帶回的家庭作業都有老師留言,要求幫助孩子完成“不輔導,孩子作業‘不完美’會挨批;輔導吧,又輔導不了。課外培訓班市場紅火,很大程度上是這一因素導致的。”】
是的,家長要給孩子做聽寫、檢查課文背誦、指導預習……
每次家長會后,學生家長都會領到一大批“任務”回家。“這些都是老師布置給家長的。除此之外,每天晚上老師還要讓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的對錯,并在作業本上簽好家長意見。有時候再碰上個手工作業,要等孩子睡下再去幫助孩子完成任務。家長寫作業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就像打一場仗一樣。
5.“中國式作業”,讓你不寫作業罰款5元!
不相信嗎?
你看——
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逸夫中心校的一位班主任對沒寫完作業的學生罰款5元。記者聯系該校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沒有透露細節,只稱“有這事”。(遼寧撫順一所小學規定學生不寫作業罰款5元2012年10月25日 東北新聞網)
6.“中國式作業”,讓學生成為跳樓的殺手
不相信嗎?
且看——
2012年11月20日早上7時15分,一個叫小亮的學生像往常一樣離開16樓的家時,當他帶著怎樣的情緒從空中墜落時,他的家人還以為他上學去了。在他離開家門5分鐘后,他的遺體被親人發現,在他跳樓處的窗臺下放著一冊英語作業本,上面寫著他的最后留言:“我去死了,88!”(12歲男孩留遺書墜樓身亡遺言“我去死了88” 2012年11月21日 南方都市報)
“我去死了,88”慷慨赴死的小亮,禁然是為了對抗寫作業的12歲男孩留遺書墜樓身亡是最后“臨終留言”!
7.“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孩子毀在家庭作業這條路上
來自杜克大學的權威研究,家庭作業對小學生有消極的影響,家庭作業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
家庭作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培養對學習的興趣,但是杜克大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通過課堂學習收效甚高,家庭作業不過是多余的勞動。 甚至在初中階段,家庭作業和學業成功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小。 只有當孩子們進入高中,家庭作業才對學業有益處,但也要注意適度。(來源:希瑟·舒梅克著《從滑梯斜坡那兒爬上去也沒關系》翻譯:王瀟)
作業到底是什么東西?
讓我們的教育如此悲哀!凄涼!!
8.嗚呼哀哉,“中國式作業”也!
“中國式作業”讓……有的不再一一列舉;
“中國式作業”讓……有的還沒有發明創造岀來?
“中國式作業”讓學生厭學、逃學,成為“差生”學生、成為“問題”學生。
“中國式作業”讓家長成為“學生”,替孩子做不完的“功課”,痛苦不堪。
“中國式作業”讓老師失去了“愛心、信心、細心、耐心” ,用“冷暴力”、“熱暴力”懲罰學生、羞辱學生、摧殘學生的心靈。
“中國式作業”讓社會上的各式樣的培訓班遍地開花、碩果累累!
“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學生在國際考試競賽中摘金奪銀!
“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學生想象力倒數第一、動手力倒數第二!
“中國式作業”讓我們的國家失去了眾多的諾貝爾獎!
“中國式作業”教育,讓我們的學生何時才能“完成”?
“中國式作業”教育,讓我們的國家何時才能出現諾貝爾獎科學獎?
嗚呼哀哉,“中國式作業”也!
試問,“中國式作業”教育,到底這是什么樣的教育?
這樣的教育是在“教書”嗎?教的什么書?
這樣的教育是在“育人”嗎?育的什么人?
叩問,教育是“教書”教育?還是“育人”教育?
教育應該如何“教書”?
教育應該如何“育人”?
請看 第七節 教育是“教書”教育?還是“育人”教育?
第七章 教育是“教書”教育?還是“育人”教育?(5)
【注 《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 在 中國教育人博客 【新閱讀征文】 欄目設置:觀察主見 【田園泥土香教育】 于2012-09-18 08:58 首發 于 中國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修改于 簡書 】
附錄
《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目錄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數”教育?還是“生命”教育?
第二章 教育:是“枝葉”教育?還是“根基”教育?
第三章 教育:是“擇校”教育?還是“擇師”教育?
第四章 教育:是“差生”教育?還是“差異”教育?
第五章 教育:是“補短”教育,還是“揚長”教育?
第六章 教育:是“捕魚”教育?還是“養魚”教育?
第七章 教育:是“教書”教育?還是“育人”教育?
第八章 教育:是“補課”教育?還是“補心”教育?
第九章 教育:是“復讀學”教育,還是“下江河”教育?
第十章 ? 中國學校教育之路如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