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之“好好溝通”【清單主題營Day5】

1.什么是溝通?

溝通就是經過交流將本被鴻溝隔開的人連通。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習慣,造就了不同的個體。而個體之間,運用合適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來互相了解,從而達到內心認知的同頻。

2.為什么要學會好好溝通?

人生在世,我們總要與人接觸,而最基本的就是語言的交流。想要突破自我、在交流中實現自我進而幫助他人,溝通是你的必修課。

3.溝通的誤區?

錯將表達當溝通,覺得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便完成了雙方的溝通。很多時候,抱著要和對方溝通的目的,卻無意中傷害了對方。因為從沒想過,不同對象和場景下,溝通的內容和方式是有差異的。

4.溝通前的準備。

溝通之前,先分析溝通對象和場景。區別于演講、說服等說話方式,溝通最大的特點是話語權是在溝通雙方不停流動的,所以開口前,先確認現在誰有話語權并想清楚如何獲得它。

5.奪得溝通權力

獲得話語權并非大吼大叫,用噪音打斷對方。而是先用心聆聽對方,并有針對性的回應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別一開口就停不下,請留心對方的表情和動作,及時交出話語權,才能確保溝通流暢。

幾種常見場景下的小訣竅:

6.初見尬聊時

當和剛剛認識的人交流時,難免尷尬,而最忌諱的便是“老一輩”常用的隱私三連問,多大?婚否?買房沒?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聊聊對方的名字,比如名字的寓意、由來甚至綽號等等。因為見面第一件事自然是互報姓名,而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感興趣。

7.處理情緒時

情緒爆發是具有階段性的,當你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已接近失控,請主動表明目前的狀態,如”這可不好笑,你再繼續,我可真的生氣啦!”這并不容易,不過比起平息噴發的怒火,簡直小菜一碟。

8.遭人借錢時

得體回應親朋好友借錢可稱得上千古難題,因為大部分人的第一回應是”借錢?借多少?“。此乃大忌,最合適的方法是”好啊?為什么?“將話語權和溝通的注意力送回對方,同時表示關心。至于借多少,就看自己的承受能力了。

9.提出建議時

放棄萬能句型”這是為你好“,你提建議就已成功了一半。在正式提出建議之前,一定要緩和地表達自身感受,再以征求的口吻提出想法,等待對方的回應。

10.學會自我溝通

不要覺得溝通只能和別人進行,我們每天都要和自己進行溝通。《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便是自我溝通的經典案例。自嘲也許是每人必學的自我溝通方法,因為你一旦能夠擁抱自己的弱點,那將不再收到外界的攻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