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之前,父親對我是用半軍事化的教育方式。比如,吃飯要定時,定量,定點――只能在飯桌上吃。吃飯時不能說話。走路要有走路的樣子,坐有坐像,站有站姿。吃飯不能有聲音,走路不能有聲音(害的現在一些朋友老是說我走路是個貓咪,沒有動靜就來來去去幾次了)。按時起床,每天沒有做完該做的事不能睡覺。
當然,當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就會和調皮的母親一起違反這些規定(想來想去,還是用調皮來形容母親最為恰當)。
也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讓我和弟弟在8歲之前2人就能自己照顧自己了,會煮飯,洗碗,打掃衛生,洗衣服,甚至自己縫補衣服~~用父親的話說,他們是做生意的,經常不在家,要讓我會學會獨立,學會變成把我扔在野外或一個人扔在大城市也可以生存的那種類型。
父親給我定的規定很多很多。而其中印象最深的夜是不能遲歸的規定。因為,我就是因為這條而成為同學們心目中乖乖女的最佳代表。父親的規定是:一律不得無故在外留宿,小學時不能超過8點半到家,初中時不能超過9點半到家,高中時不能超過10點到家,大學時不能超過10點半到家。記得第一次是在初中時,因為朋友不放我回家時,向他們解釋這些規定時,他們都笑我,說我父親只是做個樣子的,不會這么的死板規定的,而我也不要這么的聽父親的話。甚至故意用友誼來威脅我不讓我回家。最后他們拗不過我,只得送我回家,正好9點32分的時候離我家還有10幾米的路程,而此時,父親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看著我,對我說了句:“傻寶貝,今天感冒藥還沒有吃的呢。”(忘記說,那天確實有點小感冒)朋友們都驚呆的看著父親和我。從那時起,父親的嚴厲和我的聽話成了他們最為驚奇的話題。而讓他們更吃驚的是,在我上大學放假的時候,同學聚會,我還是堅持10點半之前要回家,當他們送我到家門口的時候,又是正好超出了幾分鐘,父親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寶貝,剛剛要去給你送傘的呢!”從此,父親的嚴厲和我的聽話程度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更上一層樓了。
無疑父親對我是嚴厲的,但是嚴厲是與愛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