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老公的姥姥過八十九歲的生日,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為她祝壽,老太太也喝一兩白酒,一杯啤酒,高興的不知怎么去形容。
老太太從小是個童養(yǎng)媳,在舊社會里,這個名字就是個到婆家干活的命。但老太太的婆婆對她特別好, 當(dāng)女兒一樣在養(yǎng),所以老太太自小就明白幸福的味道。有婆婆疼愛著她,她也學(xué)會了去愛別人。
在她的一生當(dāng)中,與人為善,寧可自己少吃,也要盡可能地去幫助別人。婆婆告訴我,老太太當(dāng)時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善人,誰有了難處都愛去找她幫忙,反過來,當(dāng)她有了難處,不用自己說,一雙雙手就都伸了過來幫助她。所以,在婆婆小時候的記憶里,村里所有人的都對自己特別好,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都想著她,在那個物質(zhì)生活匱乏的時代,婆婆獲得了比別的孩子更多的幸福感,而這份幸福感來源于母親的奉獻。
有一次,一個遠房親戚流產(chǎn)大出血,好在命好,救了回來,人卻虛弱的不行。老太太念在她父母早逝,又沒有婆婆照顧的情況下,在她家里住了好幾日。當(dāng)時姥爺在鎮(zhèn)里上班,不怎么回家住,家里三個孩子只好自己找吃的。那個時候最大的婆婆不過才七八歲,最小的才兩三歲。一個多星期之后,老太太回來看到三個孩子,先抱著她們哭了一場,覺得愧對她們。后來婆婆長大以后問過老太太這個問題,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會不會把三個那個小的孩子自己放在家里。老太太沒有說話,但婆婆知道,這就已經(jīng)是答案了。善良是印在她骨子里的。
老太太生了一女四子,四個兒子所生的孩子都是她給帶大的,一共八個孫子孫女。這其實在那個年齡段的人是很平常的,畢竟孩子都多。只不過個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姥爺從小被嬌慣,脾氣很是不好,吃飯的時候,如果誰說了一兩句他不愛聽的話,能直接把桌子掀了。上了年紀之后脾氣更重,嗜酒成命。因為身體的原因,醫(yī)生建議戒酒,他可不會聽的,依然每頓都喝上一些。老太太也是勸不住的,只能是更加細心的照顧。
姥爺走后,姥姥年紀也大了,這幾個兒子家里輪流住著。其實大家對老太太都是不錯的,但老太太自己太過于小心翼翼了,總覺得是在別人家里,說話都恨不得小聲一些,看得人很是心疼。
今年,她八十九了,身體還錯是硬朗,只不過冬天也是不敢讓她出門了。前些年腿摔過一次, 已經(jīng)有些不好了,在冷的天氣里容易摔跤,不敢再讓她出門了。
有時候一家人都忙著上班的上班,就是不上班的也少不了出門辦事或是上街買東西。當(dāng)她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會站在窗口向下望,看不清她的眼神,但可以想像得到必然是像小孩子一樣的期盼。
確實,她已經(jīng)是一位老人了。
善良了一輩了,靈魂必然是純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