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了價值10萬元的付費知識產品后,揭秘讓你買單的9大秘密

2016年,是知識付費發(fā)展的元年。經歷了一年多的火爆發(fā)展,2017年仍然有眾多知識付費產品不斷出現(xiàn),來不斷掏空知識焦慮個體的錢袋子。各類成長類付費產品層出不窮,它們究竟有什么魔力,讓成千上萬好學的我們?yōu)榇速I單呢?那些熱銷的產品,在宣傳上、包裝上是否有什么特定心法,讓我們十秒鐘就完成決策下單支付呢?帶著這些疑問,我瀏覽了各大知識學習平臺的各類付費知識產品,它們總計價值大約價值10萬+元,讓我們一起看看吸引我們付費背后的秘密。

一、吸引目標,創(chuàng)造高打開率

這些產品為了吸引我們關注并打開,往往會設置一個讓你很打開欲望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的常見招數(shù)有:

1、數(shù)字化

產品核心內容數(shù)字化,比如:

面對領導與客戶,5招提升氣場

手機閱讀3步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

知識效果數(shù)字化,比如:

聽完就能用的理財秘籍,收益升3倍

這樣買基金,讓你的家庭年化收益輕松達20%

分析對象數(shù)字化,比如:

微信5000人,如何經營關鍵人脈

如何策劃出閱讀10萬+的熱門文章

從A到B系列,比如:

理財系統(tǒng)課:如何從0存款到100萬

如何從零開始打造你的個人IP

如何從年薪30W到100W

限時系列,比如:

100天產品經理入門計劃

28天訓練營,從0到1系統(tǒng)地教會你PPT制作

白領必讀:30分鐘帶你讀透一本優(yōu)秀理財書

2、IP化

名牌

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

央視《中國味道》總顧問:吃飯時我們聊什么

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

名人

吳軍?硅谷來信

羅永浩的創(chuàng)業(yè)課

3、速成化

快速學會高效表達的12堂說話課

女性升職之道:10天走出職場困局

世界記憶大師,教你快速提升記憶力

視覺筆記:超10倍速學習法

4、如何法

如何高效深入學習運營

如何通過閱讀改變思維方式

如何找到隱性商機,賺到第一桶金

5、菜鳥系列

高效記憶第一課

懶人理財神器:基金定投入門

準爸爸第一課:如何幫妻子度過產期

6、秘籍

公號成長秘籍:一百姓粉絲到持續(xù)變現(xiàn)

8條故事秘籍,培訓親子閱讀好習慣

二、打動目標,提高成交轉化率

吸引用戶打開進入,之后第二步,就是想辦法提高成交轉化率。

總結這些付費知識產品,他們?yōu)榱颂嵘D化,常見的招數(shù)有:

7、標簽化/斜杠化

分享知識產品的分享者必須是十分牛逼,才能打動用戶。比如:

xxx開創(chuàng)了一套適用職場的快速提高個人價值的系統(tǒng)方法,并博得“晉升最快顧問”、“15萬讀者自媒體讀者”、“創(chuàng)業(yè)公司CEO”等諸多光環(huán)。

總之,一切比常人厲害,你沒有TA有的能力和標簽,統(tǒng)統(tǒng)都加上,讓我們膜拜得五體投地那種。

8、免費試用

不少付費知識產品是系列課程,甚至可以使用半年或一年。知識產品往往提供一小部分的試讀或試聽的內容。當我們免費試用后,產生一定的共鳴,往往就形成了購買轉化。

9、多樣化的產品組合

很多付費訂閱專欄,專欄作者的產品服務一般是多樣化的,一般包括原創(chuàng)文章或音頻、問答互動、內容分享、社群交流等。通過打包式的服務,吸引我們付費下單。

三、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那個付費產品

經過以上8大招連續(xù)性的誘惑,很多人就抵擋不住解決內心知識焦慮的著急心態(tài),紛紛按下微信或者支付寶的支付確認鍵,購買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付費產品。這些買來的知識付費產品有時使用率并不高,在筆者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購買的部分產品的內容水平并不高,從而學好后效果并不佳; 二是買來的產品不適合自己的需求,因此對自己的用戶也不大。

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付費產品,同時也做到不亂花錢,建議嘗試以下四招:

1、了解過去

通過各種途徑,多了解知識產品的主講人真實經歷和水平。比如通過TA的微信微博了解其知識經驗,通過主講人其他免費的產品,提前學習其知識和水平。從而避免買到“假貨”。

2、尋找背書

一個產品如果有口陪不錯的名人或大V替其推薦,一般可信度會較高。

3、咨詢學長

可以通過咨詢購買過該產品的“學長”,了解其評價,從而知曉產品優(yōu)劣,獲取更真實的信息。

4、試用體驗

前面也提到了很多產品都有試用內容,通過試用,確定產品的水平以及和自己需求的匹配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