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的幾種吃法

1.懷念

魏公村要就進行舊區改造了,民大小吃街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所以,最近理工同學的朋友圈刷屏著各種美食祭奠貼。

上個星期我回了趟學校,頂著大日頭騎車繞魏公村溜達了一圈,果然,過去的店鋪全都沒了。矯情如我,必然要感慨一番,可是,我思來想去,那條街除了一家早就不見了的驢肉火燒,實在沒有什么可以懷念的,所以,這股復古風我并沒有辦法參與……

我們上學的時候經常去哪呢?

除了我最愛的驢肉火燒就應該是呷哺呷哺了,華宇的那家最近,有時候是中關村家樂福門口那家,或者良鄉……為什么經常去呢,很簡單,因為它很近,很便宜……(估計吐槽過去的各種扣嗖的可能是永遠邁不過去的梗了,不過,更悲傷的是現在依舊很窮,哎,果然是人生苦長啊!)

2.初體驗

2012年的時候呷哺還沒開到青島,所以,第一次吃呷哺是來北京以后,和研究生舍友一起,那是我們宿舍第一次四人聚餐,好像也是唯一的一次,因為以后的聚餐基本都是擴大會議,我們隔壁宿舍的兩個姑娘也加入了進來。其實,我,上鋪姑娘和隔壁的兩個姑娘關系更好,人的關系并不一定和距離成比例,女生的關系更是這樣,講究緣分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沒文化,初見呷哺店名的第一反應,是在腦子中對xia,jia,bu,pu四個選項不停的進行排列組合,所以,當我看到漢字店名后面的拼音時有種見到救星的激動,書到用時果然少。

那天,我們四個人要了一份套餐,幾份單點,四個吸管share了兩個超大杯飲料,大概花了不到二百塊,吃的很飽,吃的很開心,我們痛并快樂的研究生生活也就這樣開啟了。。。

3.吃的講究

呷哺的菜品并不是很多,但是大家從點菜的習慣到刷鍋流程,小料的調配確都各有各的講究。

像我這種懶而窮的大胃王,往往直接套餐,這樣菜肉主食全都齊活了,能省不少腦細胞。而我的一些同學則喜歡單點,一般會點幾套雙拼,然后幾個人share一兩份肉,這樣下來三四個人也不過花個百十塊,還能保證每個人都吃到自己想吃的菜,很是劃算。

說到涮鍋的習慣,那更是花樣百出。我把自己歸為省火型選手,一般先把難煮的放進去,像蘿卜啊,白菜邦什么的,然后再開始煮各種丸子,最后在涮羊肉(哦,我是個羊肉火鍋主義者,就是火鍋配肉只吃羊肉,除了日式火鍋以外。),然后,就著濃濃的羊湯,煮一鍋面條,最后在加之前留的菠菜,這樣肉和菜的營養和火力的利用都可以達到最大化的利用。而我的同學往往先涮肉,然后再吃蔬菜,據說這叫重點問題優先解決。當然,也有比我更固執的,蔬菜鍋清湯底料只涮蔬菜,涮肉的只用來涮肉,二者不可混,不然就失去食物本該的味道。總之,總共不到10種食材,吃出了八百種習慣,這就叫窮講究吧。

呷哺另一個特色就是它的調料包,不限數量種類的供應,所以,基本能保證每一口吃到嘴里的菜都有著足夠的味道,有時候,屌絲的我們,會偷偷帶走幾包麻醬味增,回去煮面用,少年勿學哈。我這樣矯情的人對調料自然也有原則的,一定是麻醬,味增,2比1,醋來調味,最后要加上香菜和小香蔥碎。至于為什么,既不是因為好吃,也不是因為好看,只是,我,習慣了而已。

4.吃出圈子來

呷哺對于不去咖啡廳的我們,是很好的溝通感情的場所。

每個人一個小鍋,每個人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點菜涮鍋,基本不會出現一個人光負責涮,一個人只負責吃的不平等分工局面,更不會出現對菜和肉應該幾分熟的紛爭,個人吃個人,互不干擾,沒沒毛病。

但是每個小鍋和座椅之間間隔的距離又不遠,即使是吵鬧的大堂,也可以清晰的聽見旁邊的人在說什么,交流無礙。而且,整個餐廳熱氣騰騰的氛圍,十分有利于分泌腎上腺素,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從我的鍋里夾一片肉給你,從你的鍋里給我一塊魚豆腐,其實就是吃了我的口水就是我的人的過程,這也就是現在說的拜了山頭,進了一個圈子的過程了。

圈子在一個個小鍋里形成,愛情更容易這樣發酵。

我很多同學的校園愛情都是起源于呷哺。這其實很有道理的。你看,因為食材有限,烹飪方法流程有限,大家出現相同喜好的概率就會大大的增大,共鳴就容易產生,而且價格便宜,這意味著可重復性強,然后通過多次重復,強化共鳴,最終噴薄愛情,這也是必然的趨勢。所以說,我們才會常說火鍋愛情嘛……

5.時間從不止步

畢業以后就很少吃呷哺,這到也沒有什么刻意的原因。今天路過一家呷哺店,裝潢不再是過去的樣子,變成很大的古銅色招牌,出于好奇進去了,發現里面已經變成典雅的日式風格了。點了一套肥羊套餐,沒有調料包了,變成自助調料吧臺了,按過去比例調了一碗小料,按照胡蘿卜白菜丸子肉,最后煮面的流程操作,結果,吃到頭幾片肉的時候就飽了,更別說羊肉面了,很顯然,點多了,很顯然,我的飯量小多了,沒辦法,只能吃完飯開始刷街模式,很多事原來在不經意間都變了……

時間從未止步。。。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