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無意中調臺再次回味《非誠勿擾2》的時候,關注的不再是其中經典的馮氏幽默,而觸動于那場孫紅雷舉辦的告別儀式,從會心一笑再到會心一哭,其中一句最叫人回味的臺詞始終縈繞在我的耳邊——“人生是一場修行”。
回想當初在影片的首映式上,馮小剛導演對這句臺詞的理解:修行就是面對。不錯,雖然每個人都在經歷著各不相同的人生,在生命的舞臺上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但在面對成長與困惑的時候,有多少人選擇了無為,又有多少選擇了面對?我們明白,完美的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幾乎不存在,暫且不論我們每個人在“完美”定義上的分歧,即使有了一個共同衡量完美人生的標準,還是會因為在幸福感受程度方面的差異而導致“意識決定物質”的唯心主義觀念大行其道。如意也罷,痛苦也罷,總得走上這么一遭,再難的關、再大的阻礙擋住我們的前路,都得去克服,都得去走,去堅持、去努力、去經營,因為,太陽照常升起,生活依舊繼續。
在我看來,修行不僅是面對,也是一種幸福。生活不止于腳下方寸,還有夢想,還有遠方,還有希望,我一直懷著這樣的心情,在我上進的汗水與艱辛的付出中,不斷尋找堅守的力量——父母的寵愛關懷與朋友的守望相助。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總是“天涼記得加衣,工作再忙也別忘了好好吃飯”,而朋友們也常會用五音不全的嗓音歇斯底里地唱著“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聊以慰藉每一個需要勇氣繼續堅守的伙伴。父母的關懷與告誡,朋友們的默默相隨,陪伴我成長,也和我一同在修行的沿途尋覓著平凡的幸福。在離家獨自生活工作的那五年里,除了修行廚藝與生活常識,也在修行著獨立生活、適應工作的本領。每一個小小的進步不僅撫平了父母因為擔憂而微微簇起的雙眉,也讓我窺探到了曾經最容易忽視也最彌足珍貴的幸福,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簡簡單單,在記憶的版圖中構成了幸福的全部。
笑笑在愛情與道德的泥沼中茍延殘喘,秦奮也在與笑笑的朝夕相處中對其憐愛有加,他了解笑笑內心的掙扎,但卻坦然面對著自己人生修行旅途中必然需要經過的荊棘,這樣的勇氣就像夕陽的余光,刺眼又充滿著某種強大的力量,給接近黑暗絕望的人們帶來了不敢相信卻勇于創造奇跡的期待。
笑笑光腳走過的吊橋,就像我們與另一半相遇的必經之路一樣,懸在茂密蔥郁的叢林之中,總覺得在橋上看到的風景與眾不同,忽略眼下的深淵峽谷,只因為有那個默默陪在我身后的人。我始終很期待,某一天,我能有幸歷經如此修行。
當“好久不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生活里,以前抬頭看不見的,現在回頭也看不見了,唯有從現在開始,努力修行。當終點如約而至,也許就會明白:修行這門人生的必修課,除了去感受每一個微小生活愿望的達成所帶來的喜悅,感謝擦身而過的每個人所帶來的陽光與陰霾,就是在修行的旅途中感受幸福,在幸福的國度里,收獲修行所帶來的成長與感動。